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续表
所属图书:牧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制度、政策与市场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关键词:
制度变迁背景下牧户的生计脆弱性

“脆弱性”概念由White(1974)及Burton等(1978)提出,之后延伸至多个学科。DFID(1999)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将脆弱性纳入生计问题研究,分析个体在面临外部冲击等事件时如何运用自身的生计资本来应对冲击。“恢复力”是与“脆弱性”相对应的概念(Smale,2008),指研究对象承受外部打击或干扰(例如环境变化、社会变革以及政治经济剧变)后从中恢复的能力(World Bank,2014)。特殊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或恢复力是可持续科学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Kates et al.,2001;Eakin and Bojórquez-Tapia,2008)。草原牧区就是这样的特殊地区。

作为草原牧区主体的牧户主要依赖畜牧业获得收入。他们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极大(Sallu et al.,2009),因而成为脆弱群体(Mcgahey et al.,2014)。牧户的生计脆弱性,一方面来源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本(草地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Smit et al.,2001),另一方面受其所处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制度变化)的较大影响(王晓毅,2013)。就内蒙古牧区而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草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草场和牲畜公有共管到牲畜私有、草场承包的巨大变化(周立、董小瑜,2013)。自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落实草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下简称“双权一制”)以来,牧区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游牧方式基本上已被定居放牧所取代(Conte and Tilt,2014)。由草地经营制度变迁引起的放牧方式的改变使牧区的草地生态状况和牧户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