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前端监测仪器同灾害预警指标对应关系
所属图书: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应用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关键词:
矿山排土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

矿山排土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本章重点介绍硬件系统的工程建设情况,软件系统的开发情况将在下章详细介绍。

系统设计依据及原则

5.1.1 系统设计依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1996);

(3)《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1994);

(4)《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0-2016、GB/T 19001-2016)。

5.1.2 系统设计原则

(1)监测预警系统应遵循科学可靠、布置合理、全面系统、经济适用的原则;

(2)监测预警系统的布置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3)监测仪器、设备、设施的选择,应先进和便于实现在线监测;

(4)监测仪器、设备、设施的安装、埋设和运行管理,应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行可靠;

(5)监测预警系统运行可靠,故障率小于5%,巡测采样时间小于30分钟。

系统设计方案

5.2.1 监测的范围

因整个排土场面积巨大,在项目试验阶段就整体监测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上都不现实,故选择长150m、宽30m的区域作为布置监测仪器的监测区域,排土场灾害监测的范围为4500m2

5.2.2 监测的指标

根据第三章提出的矿山排土场灾害预警指标,排土场需要监测的指标包括地表位移、内部位移、降雨量、孔隙水压力、内部应力和土壤含水率。

5.2.3 系统的组成

图5-1 矿山排土场灾害监测系统拓扑结构

为实现监测指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矿山排土场灾害监测系统由前端监测仪器、数据采集装置、供电系统、防雷系统、数据传输网络和监测预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