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内生性分析估计结果
所属图书:中国精准脱贫战略及效果
出版日期:2022年4月
关键词:
贫富差距、就业偏好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回顾社会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经济增长是经济政策实施的主要目标,而人民收入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则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归宿。已有研究表明,收入分配差距不仅影响社会总福利水平,更会损害居民主观幸福感。就业偏好是微观层面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劳动就业既创造了财富和价值,又能给人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2018b),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习近平,19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012)。不仅如此,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已然成为衡量社会总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厘清贫富差距、就业偏好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关系及作用机理,不仅是21世纪的独特命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生活样态的迫切要求。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缓解社会经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现社会总效用水平的帕累托改进,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贫富差距、就业偏好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虽然现有文献围绕相关主题做了大量研究,但尚未有研究剖析个体贫富差距主观评价影响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而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另外,本研究还在现有就业偏好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文献基础之上,聚焦精准扶贫难点——扶志,深入分析农村低收入人群劳动就业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采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贫富差距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对未来信心程度的影响关系。相比以往研究,本研究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