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标度的意义
所属图书:生态底线指标体系研究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关键词:
基于生态底线指标体系的评估及考核

第一节 评估原则

“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原则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05/c_1115187518_2.htm。因此,各指标的底线值及相关考核还应结合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

理论结合现实原则

从理论上讲,选择生态底线指标阈值需要依据科学的计算,需要严守环境容量等科学标准,但考虑到一些开发区及建成区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难以达到理论值的现状,选择生态底线指标体系,特别是确定具体的底线数值时,要尊重历史与现实,实事求是。既要进行科学的计算,找到理论上的底线,也要充分考量现实以及未来可实现或达到的目标。娄伟、潘家华:《“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概念辨析》,《人民论坛》2015年第36期。

结合功能分区原则

要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针对不同的功能区设定指标底线值。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以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按层级,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1-06/08/content_1879180.htm。

《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则将省域主体功能区分为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