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模型设定检验结果(四川-湖北)
所属图书: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
出版日期:2021年6月
关键词:
灾害能够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吗?——基于汶川地震的微观计量检验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频发的自然灾害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在微观层面对经济的影响都越来越大。在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方面,大量的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往往带来巨大的物理损失,如人员伤亡和重建成本(Mechler,2004;Toya & Skidmore,2007)。物理损失一方面能够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多难兴邦”,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因投资援建产生的需求而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Hallegatte & Przyluski,2010;Cavallo & Noy,2010)。学术界有关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的争议从未间断。在微观领域的消费与储蓄理论中,“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没有明天”的争议也长期存在。一种声音认为,经济人在面对风险时更加倾向于保守地行动(Sandmo,1970)。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灾害可能激发灾区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促使他们减少消费,积累更多的储蓄,以平滑潜在的负面结果。然而,另一种声音认为灾害可能令灾区居民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随时可能没有明天,所以需要增加消费,将现有的时间和金钱尽可能地用在当前的休闲活动上。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囿于数据可得性,自然灾害对个体经济行为影响的研究尚存较大的发展空间。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一方面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探访“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国青年网,https://m.youth.cn/p/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