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所属图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8~2019)
出版日期:2021年3月
关键词:
2018~2019年西部农村教育与减贫研究——基于甘肃14个贫困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从1980年的2.2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1980年的26.8%下降到2015年的5.7%。然而,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贫困依然是农村居民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2012年公布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西部地区有375个,占63.34%。近年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作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其是否能顺利脱贫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建成。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在生产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边缘地区,扶贫规模较大、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致贫原因复杂,特别是贫困人口大多具有受教育水平低的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贫困的根源在于贫困主体的能力贫困,贫困主体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贫困主体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接受教育又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基本途径。因此,西部农村扶贫要尤为重视教育扶贫,要充分考虑教育对消除贫困的重要作用。

文献述评

已有研究大多考虑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和区域性扶贫,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产生的涓滴效应能有效减少贫困,张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2期。林伯强的研究表明:1985~200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效地减少了贫困。林伯强:《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此外,采用以扶贫项目管理为中心的扶贫政策,通过群体效应达到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