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广东省三大药品交易平台对比
所属图书: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0)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关键词:
2020年中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发展报告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我国药品采购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2000年以前,我国药品采购方式多以医疗机构分散采购为主。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经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迄今为止,从个别地区自主探索过渡到全国推广,我国基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药品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有效地保证了药品的采购质量。特别是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之后,进一步理顺了药品招标采购、价格管理和医保基金支付等管理体制。为了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降低群众药费负担,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高群众用药安全,2018年底国家启动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并希望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促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政策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公立医疗机构开始统一实行“以药补医”政策,以解决财政补助不足的问题。政府放开了对药品生产、供应、销售与价格的管制,传统的三级医药批发购销体制被打破,大批个体与民营企业纷纷介入药品生产、经营领域。毛宗福、沈晓、王全:《我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回顾性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年第7卷第10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药品批发企业多达16000多家,零售企业近12万家,暗箱操作、回扣等成为惯用的营销手段,存在大量恶性竞争。为规范医疗机构的药品购买销售活动、遏制药品购买销售活动中的不正之风,政府有关部门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