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37-1941年新疆从苏联进口的茶叶统计
所属图书:西北民族论丛(第二十辑)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关键词:
民国政府与新疆茶叶贸易研究

茶叶是新疆民众十分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被认为是“养命之源”。王树枬:《新疆图志》卷33《食货二》,东方学会,1923,第1页。学术界也因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已有成果主要从俄茶倒灌的历史演变过程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官茶的数额及新疆官茶的来源蔡家艺:《清代新疆茶务探微》,《西域研究》2010年第4期。、晋茶输入与新疆茶叶贸易陶德臣:《晋商与清代新疆茶叶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4期。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时限主要在清代,尚未对民国时期新疆茶叶贸易展开深入研究,这不利于全面了解茶叶贸易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本文利用已公布的档案资料,对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和新疆省政府处理新疆茶叶贸易问题进行探讨,希冀能对民国新疆商业贸易研究有所裨益,敬请指正!

晚清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 新疆茶叶贸易

由于新疆民众所处的南北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故有“南路天暖,喜食细茶;北路地寒,喜食粗茶”王树枬:《新疆图志》卷33《食货二》,第6页。的区别。新疆本地不产茶叶,市场上的茶叶多源自内地,茶叶在跨区域的流通中产生了丰厚的利润,清政府将它列为政府控制的商品,新疆遂成为“官茶引地”。清朝利用茶引制征收茶税来弥补新疆财政支出,至乾隆时期新疆就有了“收茶搭饷”之事王树枬:《新疆图志》卷33《食货二》,第1页。,清末时此项税银每年达到了6万两,一旦减少征收,新疆经费就会“愈行支绌”王树枬:《新疆图志》卷31《赋税二》,第6、7页。

光绪初年,左宗棠督军甘肃,发现旧有的茶引制度早已残破不堪,遂将茶引制改为茶票制,即“收引行票,始招南商领票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