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受教育程度换算成受教育年数
所属图书:老年健康及其寿命:基于社会学的研究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关键词:
环境污染的风险分配与健康不平等

基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本章首先讨论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与风险分配的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数据,借助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的空气污染风险分配及其带来的健康不平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社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空气污染风险呈现出一种曲线相关,处于中等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的社区其空气污染风险水平是最高的。此外,本研究也显示,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后果也是不平等的,空气污染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的健康损害是最大的,而对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群体的健康损害相对较小。最后,本研究从风险分配、风险规避和风险治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社会不平等的转型与风险分配不平等

近年来,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持续的、严重的空气污染引发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霾、PM2.5等词每天都会出现在大众媒介、社交媒体和人们的日常话语体系中,严重的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焦虑。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有关空气污染及其风险的讨论主要由环境科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话语所引导。在完全由生物学、医学、化学等术语引导的对空气污染的讨论存在一种危险,即不知不觉地把人仅仅归结为一个有机物,而忽略了风险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正如当代社会学家贝克所言:“对于环境的工业污染和自然的破坏,以及它们只在高度发展的社会中才有的对健康和社会生活的多种多样的影响,居然缺少社会的思考。这种欠缺正变得具有讽刺意义——它似乎没有触动甚至包括社会学家自己在内的任何人。”(乌尔里希·贝克,2003)由此可见,当前社会科学界对环境风险问题背后所涉及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思考和研究是欠缺的。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