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村互助型社区居家养老的几种模式
所属图书:互助型社会养老:乡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关键词:
第一节 中国特色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模式总结

根据前文分析,互助型社会养老是以互助的形式提供养老服务,其发展逻辑在于一是建立互助组织,二是形成一支志愿(互助)服务队伍提供互助服务,三是链接内外部资源/自我造血让互助服务可持续运行下去。由于互助养老受到组织内生动力的很大影响,故其发展形式还是多样化的,划分方式也有很多种。如微观个体方面,从服务者角度,可以划分为互助交换型、志愿服务型、低偿劳动型;从被服务者角度,可以划分为互助交换型、无偿获得型、低偿获得型;从服务地点角度,可以划分为社区居家互助和机构互助;从服务内容角度,可以划分为做饭、做家务、日常照顾等。

本章的模式总结主要从中观组织方面进行。在中观组织方面,按照管理的统筹层次,可以划分为独立型和圈层型。按照资金来源,可以划分为福利型、公益型和福利+公益型。资金来源主要包括:①老年人交纳;②政府/村“两委”等公共支出;③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出资的公益性资金;④通过市场经营获得的经营收入。按照组织主体(实现形式),可以划分为社区主导型、村“两委”主导型、村居内部组织主导型、社会组织/企业主导型、个人主导型等。按照动力机制可以划分为内生型、外源型以及内生-外源型、外源-内生型等。

一个核心:互助服务

在国家保障能力不足、农村老年人服务购买能力不足、农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依托农村非正式互助网络、圈层化的农村互助组织,进行救助(选择)性的互助服务是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核心和主线,也是相对更容易实现的。从互助服务的角度来看,按照统筹层次,可以将互助服务划分为两类:一是独立型,二是圈层型。

独立型互助服务一般由村“两委”、村内部社会组织、专业社会组织或个人筹资主导,利用已经存在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