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文化情况-续表
所属图书:精准扶贫:成就、问题与新思路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关键词:
中国反贫困的发展历程

贫困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努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基础条件差、人口众多、耕地不足等现实情况,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由来已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40年里,通过政府主导推动的一揽子扶贫脱贫政策,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已经由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7年的3046万人,减少了7亿多人,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3.1%,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对此进行了评价:中国在全球减贫方面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降低到2014年的4.2%,对全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也做出如下评价: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政府为主导是我国脱贫减贫过程中的最突出特色,在政府引领下形成大扶贫格局,社会主义制度集中有限资源快速精准实施反贫困政策。我国反贫困斗争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即开始了反贫困的探索与努力,但受现实情况的约束,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特困地区与特困群体。20世纪90年代伊始,党与国家开始推行全国范围的减贫措施。1994年,制定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减贫计划——《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全国范围内最贫穷的8000万人口摆脱贫困;2000年我国出台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