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两型”社区建设定量指标体系
所属图书:2012年湖南两型社会发展报告
出版日期:2012年4月
关键词:
基于“两型社会”视角的社区发展研究

引言

为应对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我国提出并推行“两型社会”战略,并在“十二五”规划中以6章的篇幅专门阐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由此,“两型社会”成为我国继计划生育、国土保护、环境保护后的第四项基本国策。作为连接城市与居民的桥梁,社区既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平台,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和基础的作用,是破解城市病问题的重要手段。

自“两型社会”概念提出后,湖南、湖北、浙江等地陆续开展“两型”建设,并将内涵延伸至“两型”社区建设。为此,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两型”社区工作规划和考核标准,形成了一批“两型社会”建设示范社区,如武汉市江汉社区、长沙市咸嘉湖社区。国家也出台了《国家级“绿色社区”评分标准及考核方式》、《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评分表》等与“两型”社区相关的考核标准,但尚无直接对它考核的国家标准。

学术界对“两型”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定位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刘志海(2009)认为“两型”社区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四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批“两型”生活设施、倡导一种“两型”生活方式、完善一个“两型”社区服务体系、形成一套“两型”社区长效工作机制。而张楚文(2009)认为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保留和倡导也是“两型”社区建设的必修课程。姚茂华、舒晓虎(2010)在以往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两型”社区建设应以培育“两型”生活方式为核心,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然而,雷国珍等(2011)认为除生活方式外,消费方式也是“两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