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8年湖北省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
所属图书: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9~2010)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机制的形成是城市圈发展成熟的显著标志。由于我国行政区划分割而导致的城市“集而不合”是一种典型现象。目前,武汉城市圈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城市间产业发展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因此,城市圈内各城市应在相应平台和网络中,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的需要实施梯度分工,加强区域合作,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

(一)区域产业布局的空间发展模式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部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和一般规律,以求合理地利用本地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在实践中,被广为采用的区域产业布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吴殿亭:《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第183~185页。

1.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按照这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和城市形成增长极,使其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并确定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和中心地区,然后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得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从其邻近地区开始逐步带动增长极以外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2.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是在增长极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十分重视“点”(增长极)和“轴”(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地区的人流和物流领头羊得以连接。通过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使产业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