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辽宁省与全国、东北三省的工业化速度对比
所属图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关键词:
辽宁省

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2010年末人口为4251.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17%。“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在工业结构升级、人均GDP增长、产业产值比改善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实现了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向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的转换。

“十一五”时期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经济规模明显壮大。2010年,辽宁省实现生产总值18457亿元,占全国GDP的4.6%;实现工业增加值8789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5.46%;人均GDP为42355元,高于全国和东北三省的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04.8亿元。二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等工业支柱产业优势增强,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势头强劲。三是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占比超过4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新成效,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四是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全省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207.5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19.07%。对外贸易方式加快转变。五是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