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1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
所属图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关键词:
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2011年10月13日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一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此前,微博客网站一直没有获得政府颁发的正式运营牌照,均属于“测试版”。在郭美美与红十字会风波、温州动车事故中,微博客骤然爆发的舆论能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忧虑,网上甚至出现了微博客还能存活多久的议论。此次会议虽然没有允诺微博客的运营资质“转正”,但肯定了境内50余家微博客网站的积极作用,希望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开设微博客、用好微博客。这表明政府经过长久考虑,对于微博客带来的利弊得失,得出了初步结论,对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继续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显然利大于弊。刚刚迎来90周年诞辰的中国共产党,对于以微博客为代表的网络舆论,采取了倾听和包容的态度,对网上经常传出的刺耳杂音也表现出可管可控的自信。这样的认知和姿态,对今后一个时期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和年度网络流行语

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网民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2.7小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覆盖率仅次于电视的大众传媒。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2011。,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美、英、日、韩等国(均超过70%)相比并不算十分突出。而中国网络舆论场的强度,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家。2011年网络舆论力度骤然增强,上网“发声”的阶层更为广泛,网民自觉、持续地关注着中国现实社会的各种热点事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