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襄阳市檀溪征地补偿安置费标准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 No.2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关键词:
湖北省襄阳市:产权制度“双改双赢”推动“城中村”改造的成功样本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具有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准确地说,“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是城市文明与农村旧模式融合下产生的病态模式,这种独特的现象,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湖北襄阳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襄阳市把“魅力襄阳”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襄阳古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发展脱节,跟不上脚步的问题,逐渐形成了城市中的村庄,檀溪村便是如此。檀溪村是襄阳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襄阳市区的重要出口地段,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2007年檀溪村更名为檀溪湖社区,2008年,在襄阳市第一个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通过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经济组织向股份制经济组织转变、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转变,实现了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居民百姓得到实惠的目标,历时3年时间“城中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社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升,集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现社区固定资产总值达6.6个亿,2012年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600多万元,居民年人均收入15000元。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檀溪模式”的改革动因:破解“城中村”改造中的体制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城中村”面临的土地日益减少、“城中村”杂乱破旧、基础设施滞后、居住环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但同时,“城中村”改造又是一项涉及村民、集体、开发商、政府等多方利益的极其复杂的工程。城市要发展、经济要发展、群众生活质量要提高,但新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