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82年城乡育龄妇女生育状况构成
所属图书:新中国农村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关键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人口政策

第一节 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独生子女”人口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晚、稀、少”人口生育政策发展的产物。它发端于1978年底天津医学院44位女教职工发出的“独生子女倡议书”。该年12月初,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并对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颁发了“独生子女证”。在会上,天津医学院44位女教职工联名递交了《为革命只生一个孩子》的倡议书。倡议:“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控制人口,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好。我们这些职业已婚妇女只要一个孩子对工作也有利,即使我们之中的同志虽然只有一个女儿,也不希望生第二胎。”《天津市计划生育工作概况》,载彭珮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第1264页。这个倡议得到天津市30岁左右职业育龄妇女的响应。在当时特殊的政治气氛中,这个倡议得到了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的回应并“推广创新”。1979年3月12日,福建省厦门水产学院79位教职员工联合向全国人民发出《为革命只生一个孩子的倡议书》,在城市全面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3月20日,厦门市杏林区革命委员会召开计划生育授奖大会,授予厦门市第一对自愿终身只生一个孩子并做了绝育手术的杨元森(省四建第三施工队工人)、谢油柑(杏林公社曾营大队社员)夫妇计划生育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各奖给缝纫机一台;10月20日,市革命委员会隆重举行大会,表彰为“四个现代化”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妻,号召全市人民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增长,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大会表彰了1961对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妇,其中只生一个女孩的有654对,已落实节育措施的有209对。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