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元村水资源使用状况
所属图书:生计过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
出版日期:2019年1月
关键词:
适应与调整的逻辑——面对自然的农民行动

对一个自然资源依赖型的村庄而言,该社区的自然资源本身就是社区生计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该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社区资源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利用来源于并且依赖于社区居民或者农户在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根据当下实际情况的有效调整。而有效使用和调整的基本前提,是农民或农户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农户所具有的如何适应自然调整自己生计结构的能力,是其在长期的生计过程中,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行动不断调整而得以进化和发展的结果,包括从自然资源的历史变迁以及和当下现存的自然资源状况不断互动的过程中的大量积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户生计过程中的各种行动的选择、形成过程,是农民在特定的社区环境下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互动的过程。被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现代人,虽然有部分敏锐的人觉察并且承认了乡土社会中乡土社会自身运转以及农民行动中可能的合理性,并将这种合理性进行抽象的提升归结为乡土特性或是农民行动的特征,但是还是很少有研究能够从农民生计的过程以及其他若干的社会变量中获取充分的学术资源进行证明,这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在本章中笔者试图揭示在东村和元村这种资源依赖型的乡土社会中,村民在解决资源有效和最大化利用问题上的行动及其特征,并力图解释在现有的某些资源稀缺的境况下,农民如何将自己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顺应及利用自然以实现自己生计的持续。

人与自然

自然资源为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各种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我国是人口和资源总量的大国,但由于较大的人口基数,因而也是一个人均资源较少的国家。

我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