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78~2017年西北地区进出口额
所属图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9)
出版日期:2019年1月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改革开放4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格局的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探索而逐步演化的,随着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域问题出现而产生,以顺应当时区域发展的重点。当前,区域发展战略已走过了由不均衡到协调发展的过程,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梯度发展战略”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受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在全国范围内平衡配置生产力,导致了生产要素组合低效。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逐步摒弃均衡发展模式,总体上采取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即在承认地区差异客观性的基础上,主张遵循和利用不平衡发展规律,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发展现状,实行有差别、有选择重点的发展战略,该战略是一种以“效率优先”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区域发展战略,将投资和技术大幅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在这种战略的导向下,形成了东中西三大梯度发展带。

(二)七大经济区域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术界和决策层逐渐关注到非均衡发展的弊端,于是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标取向,开始强调既要发展地区优势,又要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因此,国家“九五”计划提出把我国划分为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南和广西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等七大经济区域,各经济区要根据自身特点,重点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优势产业,避免出现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三)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区域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其中统筹区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