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5~2016年舟山市健康宜居型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所属图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8)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关键词:
我国健康宜居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2018)

中国城市化率2011年已超过50%,但是城市病的恶化几乎和城市化进程同步,而且规模越大的城市,城市病通常越严重,人口拥挤、就业和住房困难、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与污染、垃圾处理困难、给排水困难、城乡差距拉大、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严重等迫使我们深刻反省城镇化的思路和模式。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仅关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变化及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张,而且包含了平等、幸福、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等相互关联的内容;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层面包括城市生态、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及城市文化。新型城镇化过程更为注重城市生态可持续、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的宜居性、城市服务设施均等化、城市文化软实力等。城镇化实践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不断地刺激着学界对城镇化认知的深化,晚近的研究更加追求健康的城镇化,更加关注公共服务与经济建设、城市管理与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

人居环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如果没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人类就不可能生存,更谈不上城市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人居环境是指一个由人、建筑、周围自然环境以及交通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以人为主体,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融合、改造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工环境。“健康、舒适、归属”是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的新理念。赵肖等指出:城市的健康性包括了城市环境生态健康、城市居民生理心理健康和城市生活生产材料技术健康三个方面;城市的宜居性包括了居住的舒适性、生活的便利性和居住的安全性三个方面;归属感包括舒适感、识别感、安全感和交流感。

因此,健康宜居型生态城市的建设宗旨既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