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部分年份各类定价方式下农产品收购数额占收购总额的比例
所属图书:刘易斯拐点、农业生产决策与环境效应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刘易斯拐点与农产品价格上涨

农产品价格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国家放松对农产品价格的管制,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在2003年之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具有集权性质的计划经济体制,农产品价格经历了从管制到放开的过程,随着价格体制改革,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章首先对农产品价格体制的改革,以及已有解释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基于劳动力转移视角解释了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一般而言,当居民的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需求变动通常不会成为诱发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如果忽略需求的变动或假定农产品需求稳定增长,在完全市场条件假定下,引发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来自供给。另外,已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对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行了解释,包括生产成本、流通费用、货币供给以及国际相关产品的价格波动等,但大部分已有文献没有看到劳动力转移这一经济现实对农业产量及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对农产品价格的研究不够全面。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所占比重较大,本章分析表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农村家庭人均务农工资水平不断上升,工资上涨所产生的收入效应降低了务农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弹性,从而导致了总务农劳动时间的减少。与此同时,一系列惠农政策带来的非务农收入增加强化了务农劳动者的收入效应,使背弯的劳动供给曲线上移,提高了务农劳动的保留工资。短期内,在假定其他影响农产品产量外生条件不变以及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时,总务农劳动时间减少了农产品供给,导致价格上涨。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被视为具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能力,然而从2002年开始,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