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活石水村民小组理事会
所属图书:清远改革:以治理有效引领乡村振兴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关键词:
政府引导,打造生态宜居村庄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宜居建设”,为当前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但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多依靠政府主导,而政府包揽的模式又难以持续;与此同时,村庄自身“等、靠、要”思想严重,其内生力量未得到充分挖掘,难以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基于此,清远市九龙镇活石水村结合自身力量与政府力量,“内生外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所谓“内生外引”,是指村庄对内发掘内生力量,对外依靠政府引导,推动村庄建设持续进行。具体来讲,村庄通过建构组织,凝聚人心,实现村内资金、人力等相关资源的集聚,自主进行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推行“三个重心下移”、涉农资金整合,制定美丽乡村标准及奖补政策,引导村庄积极适应政策,发挥村、政两方力量,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活石水村为九龙镇塘坑村的一个自然村,村里现有80户393人,土地830亩(水田180亩,旱地150亩,山林500亩)。活石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村庄整合土地种植砂糖橘,奠定了经济基础;随后村民筹工筹劳,自发进行村庄环境整治;2014年村庄在政府引导之下,借力农综改,以美丽乡村作为村庄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清远市2016年度第一批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活石水村摘得自然村最高等级的四星级——“生态村”,2017年该村被国家住建部评选为“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

建设背景:村庄困境丛生,发展难求

活石水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庄,长期以来存在人心难聚、组织缺失、集体经济薄弱、资源匮乏等方面的困难。

(一)村庄人心难聚

活石水村由于传统文化弱化,村庄矛盾多发,人心难以聚合起来。

1.矛盾多发,人心难合

活石水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