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2~2016年反映成都人口聚集主要指标
所属图书:四川城镇化发展报告(2018)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关键词: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下四川省区域协调发展评析

针对四川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2013年5月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实施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总揽的三大发展战略,提出按照“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的部署,着力构建“多点多极”发展格局。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四川区域发展正逐步呈现出以点带面、由点到极、多极共兴的局面,对优化全省重大产业和城镇布局、构建全域协调持续发展新格局意义重大。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内涵及评价思路

(一)主要内涵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是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提升首位城市,即支持成都领先发展,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进一步提质升位;着力次级突破,即下决心支持指导有条件的市(州)加快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市(州)经济支撑;夯实底部基础,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跨越发展。“多点”即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形成强有力的地级经济支撑点。“多极”即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培育“四大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发展“五大经济区”(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形成支撑四川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评价思路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义是分类指导、竞相发展、区域协调。分类指导,即根据各区域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基础采取差异化的政策原则,实施分类指导;竞相发展,即强调各地均要发挥特点、抢抓机遇、共同发展,不因片面追求差距缩小而损害发展效率;区域协调,即不简单追求区域发展的同步性,而是强调区域内部形成有机关联的协调发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四年多来,四川省建立了省领导联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