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定县1924~1933年工价
所属图书:农民的结构性贫困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关键词:
贫困的原因

过去的和当前的农民并不是未来的农民,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来不会从业于农业,即使仍然务农也不再是目前的小规模家庭口粮农业,所以我们应该在“乡村居民”意义上讨论“农民贫困”这一世纪问题。

对于转型期的乡村居民,从以农业经营为主的生计方式改变为以劳动工资为主的生计方式,必然面临相当长的阵痛。社会转型之所以最终把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职业者,直接的动力是职业方式的生计比家庭经营有更高的收益。显然,在漫长的转型阶段内乡村的农民都必然会比城里的职业者收入更低,这就是转型期的乡村结构性贫困问题。这种结构性贫困几乎可以在社会转型的任何阶段看到。

第一节 80年来的归因

中国知识界对三农问题的探讨可以上溯到20世纪20年代。正如一位美国学者观察到的那样,在1920年以前很少有学者关心中国的农业,也几乎没有写出关于农民的学术著作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第13页。。但那以后农民贫困就成为最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即使在强调工业化的最近20年,有关农民的研究论文也数量惊人。

80年来关于农民的研究有两个不相称。一是研究成果与政策方案在数量上不相称,大量的研究只产生了少量的政策方案;二是研究结果——农村政策需要付出的社会代价与可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不相称,除了农业科研使农业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外,包括土地改革、合作化、联产承包责任制、九年制义务教育、乡村合作医疗、知识青年下乡、免除农业税等等一系列社会代价和经济代价都相当大的措施,并没有消除甚至缓解农民的相对贫困。因此我们首先该自问:长达80年的研究我们到底知道了什么?

农民负担论

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一代学者和以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