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国家控制农村的收益-费用指数
所属图书:生存逻辑与治理逻辑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关键词:
乡土社会的集体化改造及其后果

在进入对安徽省农村改革过程的具体考察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进行一个背景性的考察,了解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如何成为现代国家重要的治理目标,传统的乡土社会经历了何种改变,以及农民对这种变革的应对与调适。更为重要的是,在集体化末期,这种治理方式面对着何种境遇,国家和农民关系呈现何种状态。这些是我们研究中国农村改革发端无法绕过的历史背景。

乡土社会成为国家改造的重要目标

“权力与生产发生关联并不奇怪,因为所有的政权都会由于财政需要而关注生产。”(李放春,2005:247)然而在传统社会中,权力对生产的介入程度是非常有限的。赋税和徭役制度是皇权与农业生产发生关联的主要渠道,权力对生产的关注更多的以祈雨、祭天、春耕等象征性的形式来表现。

现代国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权力对生产控制的方式。这种控制的增强并不单纯表现在税收政策或利益分配的经济角度(Shue,1980);也不能只从国家连续发动的大大小小,此起彼伏的“运动经济”、“群众大会”和“阶级斗争”等政治活动中得到证实(黄宗智,1998;程秀英,1999)。伴随着土地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1956年之后的农民生活实际上是向日常生产转移。国家出于“常规化治理”的考虑,需要建立起一种基于日常生产和生活进程的合法性,展开诸如制订农业生产计划、配置劳动力、督导具体生产过程和节奏等活动直接介入生产过程。

如果说在土改时期,国家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在政治和经济两个维度上,强调农民作为一个“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对立(何江穗,2001);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区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合作社集体化)这样两种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那么在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