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空间与污名
所属图书:社会支持、污名与需求满足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关键词:
社会支持、污名与需求满足的污名与污名控制策略

第一节 艾滋病、污名与污名控制策略

由于疾病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因此污名与疾病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所有的疾病中,艾滋病属于一种具有严重污名化特征的疾病。与此相似的还有肥胖、精神疾病、麻风病等其他疾病。当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这些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喻性特征(苏珊·桑塔格,2003),这使得某些疾病与污名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某些偏差群体特有的疾病。艾滋病属于这些疾病中的一种,并且其对现代社会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艾滋病与污名概述

艾滋病具有严重污名化疾病的所有特征,包括疾病的致死性、不可治愈性以及无法识别性,这使得艾滋病成为高度污名化特征的疾病,并将其与其他威胁生命的疾病区别开来。学者们对疾病与污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由于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往往属于被污名化的群体,如同性恋者、吸毒人群等,他们由于自己的偏差行为而得病,这样艾滋病被社会定义为边缘化群体的传染性疾病,从而形成污名的叠加(Herek et al.,1988)。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和穷人往往是艾滋病的高发群体,使得种族、贫困、民族、边缘群体等问题与艾滋病联系在一起,导致与艾滋病有关的污名问题更为复杂。

学者们后来的研究发现,污名不仅影响到患者自身,而且其范围还会扩大,包括影响到他们的家庭成员、朋友、照顾者等。一些实证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患艾滋病妇女的孩子是健康的,他们没有艾滋病,但是当一个家庭成员有艾滋病时,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疾病的影响。孩子和扩大家庭的成员可能出现与病人相似的感觉,包括罪恶感、恼怒、害怕等(Bonuck,1993)。由于与艾滋病有关的污名,孩子或亲属常常生活在秘密的忧伤中,他们被隔离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