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分时期年各增长率和各产业劳动力转移效应
所属图书:中国城镇化:路径、驱动力与作用
出版日期:2016年4月
关键词: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分析

引言

四川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在四川总人口中占的比重一直都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1978年的比重高达81.8%。大量的劳动力存在于第一产业和农村地区,不仅阻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造成了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大量过剩,农民生活质量不高。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或向非农产业转移,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将农业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可以促进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济发展中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劳动力从效率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效率较高的非农业部门所带来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uznets,1960),但是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这个结构变化到底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作用,国外的研究中涉及较少。国外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收入差距(威廉·配第,1691)、经济因素(雷文斯坦,1880)、劳动生产率(刘易斯,1954)和工资差距(托达罗,1969)。

在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研究中,潘文卿(1999)通过对总劳动生产率进行微分分解,分析得出“七五”期间劳动生产率增长中有17.8%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刘秀梅和田维明(2005)通过建立生产函数估计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的边际生产率,进而评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