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15村)救援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评估研究细目
所属图书: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救援与重建政策效果评估研究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关键词: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15村)救援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评估报告

评估框架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灾区不同类型受灾贫困村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对不同类型贫困村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重点对不同类型受灾贫困村的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的各项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完善与调整建议。

(一)评估逻辑与框架

1.从“过程—反思”出发,确立本评估项目的逻辑出发点

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性事件,有始有终。因此,灾后重建政策的绩效评估就必须回到政策的起始点,并将其置于超地方和历史情境中进行反思性考察。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15村)救援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思路

2.从“差异”出发,确立科学的评估路径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已实施的灾后重建政策与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方针,按照有限范围、有限时间确定有限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急需的基本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的原则;坚持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并重。通过国家支持、社会帮助和群众自力更生,努力实现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政策行动的偏离导致政策并不能完全覆盖重建政策与规划的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差异的出现。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灾后重建政策与规划也并不能完全与地震灾区农民的意愿一致,无法完全准确地满足农民灾后重建家园的需求。这也导致了差异的产生。通过调查与分析,寻找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而探索贫困村重建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本评估研究的重要任务。

表1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15村)救援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评估研究细目

(二)评估原则与指标体系

1.评估原则

(1)客观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