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云南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法规
所属图书:环境与贫困: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
出版日期:2005年2月
关键词:
中国云南的环境保护与扶贫政策的相互联系研究

中国环境保护与扶贫政策回顾

(一)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1980年以来,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环境立法工作,建立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完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野生生物的栖息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79年颁布试行并于1989年正式执行。环境保护法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确定了基本准则;明确了各级政府、单位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力和职责。国家还制定颁布许多专门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

同时,中国政府制定了30个以上的关于环境保护的行政规章和法令。除此之外,相关的部委也签署了一系列的关于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法令与规章。为了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具体执行和实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的法律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制定颁布了600件以上的地方法规。

环境标准是中国环境法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品)基本环境标准等。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排放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到1995年底,中国共制定公布了364项环境标准。根据法律规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是强制性的标准,违反这些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框架的同时,政府还高度重视法律的执行和实施。国家每四年一次组织进行全国的环境执法大检查,严肃处理环境污染事件,严厉惩罚违反法律的行为。国家也非常重视利用公众和传媒监督违反法律破坏环境的行为,政府设立群众举报制度并利用媒体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