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民国初年各类专门学校统计表
所属图书:中国三农问题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关键词:
近代新学教育与城乡分离的加剧——20世纪前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

对于中国乡村社会而言,正是近代新旧学制的更嬗才引动了其结构性变迁。近代“新学”教育是相对于清代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一整套“旧学”教育制度而言的。旧学教育是以私塾和书院为主要教育场所,以儒家经典及封建伦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传统教育体系。新学教育体系则采用由西方移植而来的近代学校制度,以新式学堂为其主要的教育场所,以“充满着新的认知形式、新的价值观念的近代‘新学’”为其主要教学内容,王先明:《“经世学”于近代“新学”的发端》,《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7期。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革新政,进行教育革新,1905年科举制废除,标志着新学教育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新学教育体制的落实,可以说从制度层面,同时也从文化层面揭开了乡村社会走向近代的历史的序幕。这一启动所引发的乡村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据中华教育改进社1923年公布的教育统计,1922~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数为178981(除专门学校外,其他教会学校未列入),学生数为6819486(包括基督教会学生数在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从整个民国初期来看,从1912年到1928年,新式学堂学生年均增长率为6.89%,而同期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46%。《第一次教育年鉴》丁编,第30~31页。新学教育发展可谓迅猛。

兴学热潮不仅席卷了都市,而且涌向了广阔的乡村。翻开这时的县志,几乎县县改办新学堂,在“选举”一栏中广列各类学堂和新式学堂学生的名单。固安县“光绪庚子乱后,变法维新,以学校代科举,立劝学所以促进学校之成立,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