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广药与加多宝法律纷争始末一览(至2015.3)
所属图书:中国广告主营销传播趋势报告No.8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关键词:
“中国式”合伙人:凉茶行业双寡头品牌竞争策略研究

凉茶,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产品品类,曾经长期以中草药汤的形式在岭南区域的街头贩卖。其历史最长的品牌(王泽邦创立的王老吉凉茶)已有百余年。从1995年加多宝集团推出红色罐装凉茶,至2003年借助第三方营销机构的品牌再定位,成功地将从广药集团租借而来的王老吉凉茶推到了面向全国的快消饮品的位置,这也成为中国凉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快消化的过程中,凉茶逐渐突破了药汤属性、地域消费习惯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这一新兴快消饮品的竞争行列中。2006年凉茶甚至超越可乐成为中国大陆销量最大的饮品。不过后期围绕“王老吉”商标租赁,在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之间发生品牌之争,使得凉茶市场突然发生裂变,进而转变为双寡头竞争市场。双寡头竞争的现象在很多行业都存在,尤其在快消品类中更是常见。但“王老吉”品牌之争背景下的凉茶市场的双寡头竞争却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二者的品牌权益纠纷、渠道贴身肉搏、企业舆论公关、广告对抗等方面。相比成熟的双寡头市场,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凉茶的双寡头竞争更多地呈现其相对狭窄和失之偏颇的一面:营销策略完全竞争导向化,而忽略了消费者导向,将视野过多地放在了如何限制竞争对手发展上,而非努力寻求自身品牌的差异化空间。被局限的竞争视野伤害的不仅仅是两家品牌的利益,还可能伤及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凉茶市场发展概况与品牌竞争格局

(一)凉茶市场发展迅速,成长潜力巨大

就我国当前饮料行业而言,其发展已趋于成熟,茶饮料、碳酸饮料、饮用水、果蔬汁、功能饮料和其他软饮料构成了中国饮料市场的基本格局。2000~2014年,饮料行业总产量在15年间增长了近12倍,2014年的总产量达到了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