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女书吟诵使用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关键词:
女书吟诵的传承与女书的保护

图1 用女书写成的文本

女书的口头流传,在当地具有很广泛的受众范围。当地年龄在50岁以上的妇女都会唱不同数量的女歌。现在学者搜集的女书作品(见图1),很多是这种女歌的歌词。女书作品在当地妇女之间是以“唱女歌”的方式交流传播的,但是这种交流传播的方式是否是单一的呢?经笔者调查发现,“唱女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歌堂歌,是在当地婚嫁的时候妇女唱的表现当地一系列婚嫁习俗的歌曲,其中以“哭嫁”风俗的哭歌最为著名;另一种在当地被称为“读纸读扇”的特殊读法,声调舒长,音调低沉,有停顿,有回环往复的“读唱”。笔者将“读纸读扇”的方式称之为女书吟诵。它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吟诵规律,对女书的创作有着极大的意义。

在女书盛行时期,女书吟诵是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一种普遍的日常“读唱”方式。如今,由于现代人对吟诵这种音乐性不强的口头语言越来越陌生,而较多关注女书歌谣,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歌堂歌的研究渐多,但这种女书口头流传最为普遍的形式却越来越受到冷落。女书吟诵的语言在当地依然是一种交际工具,男女老少皆用之,方言不存在断层。然而,女书的吟诵出现了“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

女书吟诵的始今

新中国成立前,吟诵在江永县当地的妇女中很普遍,女人读纸读扇的时候,闲暇之时长辈教晚辈读唱,或是做女红时随口哼上几句都是用吟诵来读唱的。女性几乎人人都会吟诵,但不是人人都会写女书。吟诵在当时男女都会,只有女书文字才是女人自己的专利。

吟诵之外,女书的口头传承形式尚有歌堂歌的歌唱调。历来吟诵的使用范围比女书的歌唱调都更为广泛,歌唱调仅仅局限于婚嫁中的坐歌堂,吟诵却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在一些特有的女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