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所能带来的外部社会生态收益是各级政府推广这一技术的根本动力,也正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以及利益反馈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技术采用成本收益间的扭曲关系无法得到解决,从而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大范围推广。
节水农业是以高效用水为特征的农业类型之一,按节水的要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农业,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吉林省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和节水农业发展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节水农业呈现出推广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水平,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缺乏总体协调规划性、政策资源整合不够紧密、推广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投入来源较为...
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工业取水数据入手,对北京工业取水和节水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工业取水总量呈下降趋势,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持续下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稳步上升,按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计算的节水量6.8亿立方米。同时分析了主要耗水行业的节水状况。北京是水资源紧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1999~2...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以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欧洲经验。首先,介绍了水资源短缺是节水的成因。其次,提出观念节水是欧盟的水文化 。接下来,介绍了体制节水是欧洲国家的水务管理模式。之后,分析了科技节水是欧洲城市的节水技术。最后,总结欧洲经验对上海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农业用水量变化和农业节水状况进行辨识,揭示提高节水效率将成为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应用生产函数方法,建立可以反映农业节水与主要投入要素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节水灌溉面积、农田灌溉水费、渠系衬砌等是西部地区农业节水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170个地市的农业节水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业...
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约有3亿亩农田受到干旱风险的冲击,全国半数以上的城市面临水资源危机,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使中央政府认识到,解决农业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在全国范围内节约农业灌溉用水。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并要求各部门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力求大幅提升灌溉...
首先,从宏观视角阐述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历史沿革,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未来发展趋势。其次,利用甘肃省1014个微观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农户接受政府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和技术采用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政府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与农户技术采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