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经济治理     检索到  66417  条相关信息

本文首先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企业的发展过程及其企业治理,然后介绍了我国民营企业的三种法律形式及其治理方式,以及民营企业治理的现状,最后对完善民营企业治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国家治理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村工作视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乡村振兴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术界对其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也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潮。学界的专家学者以治理理论为研究方法,不断地创新方式,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释和分析我国的乡村社会,以...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来源:《统计与决策》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数字经济;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技术;相对贫困治理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具有山地分布广、边疆线长、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自然和人文特点。云南边疆社会治理面临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公共安全形势严峻、贫困面广和贫困程度深、边境非法移民众多等诸多特殊问题。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和创新云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举措,是促进云南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作者:晏雄 韩全芳 马国芳 杨燕红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本书通过运用复杂系统演化理论来分析中国农户和集体村社的行为模式,认为是家庭及自然村社得以实现内部化系统风险的风险规避机制及具有强烈发展特征的资本积累的合作生产,才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长期小农经济和近代战乱频仍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以抵御风险为基本出发点的熟人乡土社会和村社精英自治的传统中国乡村治理体系。但这种优势和治理体系对当今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已...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与乡村治理》一书首先讨论了传统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假说体系——农户家庭生产和消费均衡的恰亚诺夫假说和农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舒尔茨假说——各自使用的要素市场背景,并认为恰亚诺夫假说是针对外部市场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及劳动力、土地、信贷要素市场完全缺失情况下的农户经济行为,而舒尔茨假说分析的是在贫穷而有效率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农户经济行为。而...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农户家庭经济行为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伴随1980年代初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缺少经济自主权的农户逐渐从集体经济的制度约束中摆脱出来,日渐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过程同步,农户的家庭经济行为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农户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的配...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报告

治理

即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社会的形成和运作也是基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不能照搬教科书、照搬西方经验,甚至所谓的普世定理、公式来研究本国的社会。与西方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职业组织及其专业化动员不同,中国群体利益表达行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草根动员,而非专业化动员。如果现代性代表着城市文明的主要特点,那么流动及其所带来的信息交流既能促进流动人口的现代性也能使得...

作者:李勇 刘国翰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