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系统思维,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本文重点分析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四大区域的农业生产系统,剖析各区域农业资源分布、产业格局及生产方式的特点与挑战。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组成复杂、开放的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系统。但是,该系统呈现不良的运行状态,如空气污染、森林减少、沙漠化加剧、人口剧增、生物物种锐减、酸雨严重,这些因素已经制约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联合国两次“人类环境会议”足以说明当代环境的恶化已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性,面对这种危机,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也把实施可持...
本文梳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泛湖区域)的文化产业系统关联性的空间结构演化规律,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2006~2012年生态经济区与泛湖区域之间的关联特性的空间演变过程,从空间结构出发分析文化产业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泛湖区域的文化产业关联度为“蓄力-跨越-辐射”的整体态势,文...
本文审视全球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合作,通过科技传播、组织体系及合作模式的分析,揭示科技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全球治理架构的完善。
中央灾害管理系统,是北宋灾害管理体系中的最高一级系统。它涵盖了两个管理层次,决策层和管理层。受生产力水平所限,以及中国传统灾害理念的影响,北宋的灾害管理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从灾害管理的具体运作方式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一分系统分作既独立运作又密切相关的两个子系统,即“弭灾”管理子系统和“减灾”管理子系统。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黄河及诸多内陆河的重要水源地。本报告基于祁连山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的综合监测数据集,开展了2020年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功能评估。主要评估结果如下:①泛祁连山区的林∶草∶田∶水为1∶44∶1∶2,裸地所占比重最大;祁连山区的林∶草∶田∶水为2∶115∶1∶14,与泛祁连山区相比,森林、草地和水体的比例都有明显...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