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减贫     检索到  45918  条相关信息

生态扶贫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反贫困的有机结合,是经济水平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利用自身生态优势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发展与实现地方人民脱贫的重要保障。

作者:陆汉文 黄承伟 刘晓山 蔡志海 何家伟 吕方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武陵山片区是一个集经济贫困与生态贫困于一体的区域,本文从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两个维度分析武陵山片区生态贫困现状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建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控制新增人口数量等具体对策,以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或摆脱片区生态贫困,实现片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

作者:邵佳 冷志明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生态经济建设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个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种可望可及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场破旧立新的生态革命。在生态经济学理论视角下,遵循生态经济发展理念,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大背景,充分结合泉州当地实际和区域特点,本文提出了泉州生态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对于进一步完善泉州“十二五”规划,实现泉州生态和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许莎雯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正义;绿色减贫

本文介绍了贵州生态脱贫制度创新试验,首先阐述了生态脱贫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其次介绍了贵州生态脱贫制度创新试验的现状,指出其在易地搬迁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重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蔡伊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工业化模式,在短时期内使逾7亿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减贫史。但是,由于工业革命后以工业化国家为代表建立的这种传统工业化模式不可持续,人类必须向生态文明新发展模式深刻转变。相应地,建立在传统工业化模式基础之上的扶贫模式,也必然要随之转变,而生态扶贫就成为未来扶贫的重要方向之一。生态扶贫的...

作者:张永生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我们可以说贵州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探索出了独特的生态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整体来看,生态脱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同时调动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能动性的过程。

作者:荀丽丽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生态经济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生态经济研究;生态产业发展研究;节能排与低碳经济研究;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机制和制度研究。

作者:胡剑锋 彭熠 于法稳 孙若梅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