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6年,河南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为60.4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4个百分点。
2015年,河南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为52、71%,虽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一体化中,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最高,为73、77%,高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最低,仅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的60、79%,低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与实现目标差距较大。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具有系统属性的事物,是运动(发展)中的对立统一,是差异中的一致,是“不协调→协调→不协调→协调……”这种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如果要讨论我国的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先厘清两个前提:城乡两个系统之间是否有可能进行协调;这两个系统是否需要相互协调。
本章对本书进行总结,并对河南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了展望。
当前,河南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中面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显著、缺乏统筹、产业结构不合理,关联性差以及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搭建协同发展平台是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河南实现城乡产业协同提供了必需抓手和必要载体。结合河南具体情况,可重点打造土地流转、园区聚集、共享经济以及新型城镇化等不同形态的产业协同平台。研究最后给出了河南打造城乡协同发展平台的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推进河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实现布局分工一体化,其次要统筹城乡生产要素, 实现产业积聚一体化,再次应当统筹城乡建设规划,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同时统筹城乡生态建设, 实现环境保护一体化,最后要统筹城乡人口劳动, 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社会进步一体化。
城乡统筹规划作为指导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的重要规划,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为基本保障。本文在分析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制度的重要意义、河南城乡统筹规划的现状,以及城乡统筹规划实践过程中缺少制度保障原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城乡统筹规划制度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城乡统筹规划的政策体系、规范城乡统筹规划的类型内容、健全城乡统筹规划的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筹规划的监督与考核制度、...
本章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意义和结构。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