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边疆于一体的内陆省份。本报告基于边疆社会治理的大背景,分析云南省的生态治理。因此主要关注人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即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创造的便利条件;生态脆弱对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危害;人类生产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及修复治理;云南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举措及其亮点等。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城镇化率从1952 年的4.90%增加到2017年的46.69%,城镇人口由82万增长到2241万,城市(镇)已经成为近一半云南常住人口的生活家园。一段时期以来,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云南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大、高耗能、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云南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云南将紧紧抓住“桥头堡”战略实施给生态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云南的生态优势,大力打造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生态云南”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条件。
进入21世纪,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保护好生态环境和世界遗产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也是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点和切入点。云南省委、省政府从云南实际出发,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社会经济三大发展战略中,把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建设置于极为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的本质是根据区域生态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分工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合市场需要和自身特点的生态型产业,并通过优化布局努力打造成优势产业,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为此,云南全面审视自己的生态优势和发展空间,提...
国发〔2011〕11号
2008年10月《湿地公约》第十届缔约方大会及2008年喜马拉雅地区高原湿地保护动议战略研讨会的召开,高度关注了我国高原湿地的重要功能价值及其保护,这是继《湿地公约》第八次缔约国大会和多次喜马拉雅地区高原湿地保护动议战略研讨会后,国际社会对高原湿地的持续关注。但是,由于对高原湿地重要功能价值认识的不足,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周边社区生存的需求,不合理的湿地资源利...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