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社工实务的逐步扩展,特别是随着妇女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国的妇女社会工作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有关妇女社会工作定义的讨论虽仍有歧见,但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已达成共识。无论理论工作者还是实务工作者,都认为不能把妇女问题个人化,而应该将它视为一类特定的社会问题,并进而强调妇女社会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度的性别敏感。
目前, 老年妇女在女性人口中超过十分之一, 并且数量正在不断地迅速增长;同时, 老年妇女又在老年人口中占多数。为此,文章从老年妇女自身的变化及环境的变化两个角度用大量数据和资料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概括1995世妇会以来的十年中, 中国老年妇女的发展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文章主要介绍了1995~2005年中国流动妇女的状况。首先,作者详细地列明了研究框架,接着,作者对重点人群——流动妇女作了精确的定义。识别出重点人群的主要特征以后, 文章从过程、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三个角度分析这一人群的境况和问题,涉及关于经济、政治参与、暴力等重要议题的研究。文章最后对流动妇女的状况作了预测。
清华大学性别与伦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12月,是国内高校成立的首家致力于推动性别与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组织。中心主任为肖巍、副主任为王蓉蓉。该中心聘请了5位国际性别研究领军人物作为学术顾问,并拥有30名来自清华大学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一支有学术前瞻性、哲学批判精神以及实践行动力的学术团队。
妇女参政是实现人的基本权利以及政治决策民主化的产物。文章首先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妇女在参政权利与实践上取得的成就与进展。接着,文章从妇女参政数量、妇女权力参与结构、性别政策、职务性别化等问题上分析了目前妇女参政情况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对未来三年妇女参政情况进行了预测。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被认为是“妇女赋权”的纲领。在《行动纲领》中,性别不平等没有被孤立地看作“妇女问题”,而是被视为建设一个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唯一途径。为此,《行动纲领》吁请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民间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在下述关切领域采取战略行动:妇女与贫困、妇女与教育...
促进妇女健康不仅是出于健康是妇女的基本人权, 同时也由于妇女健康和妇女的生育权利是赋权妇女的根本。文章基于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上述战略框架和指标, 并结合《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的相关目标, 首先回顾了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妇女健康发展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总结中国妇女保健事业的主要进步与发展,发现妇女健康研究的新进展、新...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把“妇女与暴力”列为第四个重点关注领域。国际社会及联合国各机构对性别暴力的关注范围不断扩大且关注程度持续加深。20年来,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在防治性别暴力领域既取得了一定成就,也面临诸多挑战。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