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盘点2002年的就业不难发现,在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进一步加剧,一些地区就业困难十分突出,因为就业问题已经引发了局部地区的群体事件。但也有一些好消息,主要是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上年高,将达到8%左右,为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了前提条件。综观2003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加剧,但再就业困难群体将会得到较多...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以2004 年为例看宏观调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2003 年上半年~2004年初经济过热是中央作出宏观调控决策的原因。其次,阐述了经济过热的原因有多方面, 民营投资不是祸首, 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对民营企业来说, 宏观调控在短期是“压力”, 在长期是“助力”。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成为国内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之一。但绿色GDP不是一个招牌,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政策意义,它的计算和实施也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它更需要人们的正确理解和具体的行动。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更丰富,要求更苛刻,实现的难度也更大,必须清醒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推进城镇化转型,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要求。
从近年来扶贫成效考核和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通报的情况看,一些地区存在就业扶贫培训针对性不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较低、扶贫车间转移就业有限、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一些地区就业扶贫政策目标停留在2020年脱贫目标,对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持续改善农村民生、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考虑不多,应对不可抗力挑战的考虑不足。
风险社会下西部民族地区乡村社区有效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村民文化素质较低,与他们进行村级事务的沟通比较困难;二是基层干部待遇较低,工作态度比较消极;三是村级财政困难,财权被上收,“空壳村”较多;四是农民上访问题突出,焦点和矛盾比较集中;五是村务公开不到位,基层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六是少数民族农村文化建设情况不容乐观,许多乡镇干部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影响他们与村...
2019年,中国政府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通过进一步稳定就业总体形势、加大减轻企业负担力度、深化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完善保障措施,形成了促进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的有利格局。但是,中国稳定就业工作仍然面临挑战,需要从健全就业促进相关法律规范、继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改进现有就业措施,保障...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