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赣鄱大地,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城市就业、社保、医疗、住房、户籍等制度方面不断探索和改革,在曲折中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了“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城市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巨大成就。
本文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探讨,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与先进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相协调,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新文化体制。
2007年被称之为劳动立法年。一年之中,《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相继出台,内容分别涉及劳动合同、就业、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标准等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领域。“三法一条例”的颁布实施,在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的劳动立法进入一个新阶段。
针对丽江市的文化体制改革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改革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体制创新带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云南省对丽江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检查评估情况;三个具体部门的改革情况。
介绍中国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以及中国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效,城市政府机构不断精简,行政审批制度趋于合理化,城市行政区划制度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逐步优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城市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分析了现行中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要加快城市政府职能转型,优化城市行政区划,健全行政综合执...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构成及现状。其次,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对市场化的回应并深入研究了中国社会福利体制改革。
2009年,中国政府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新医改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具体的目标和措施是,扩大现有公立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提高政府的补贴水平、提高保障水平、推进医保付费机制的改革、推动医疗机构的治理变革等等。此项改革鼓励地方政府进行试点,力争三年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路径。
本文主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评述。第一个阶段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萌动阶段(1978~1992年)。第二个阶段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93~2002年)。第三个阶段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阶段(2003~2006年)第四个阶段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2006~2008年),最后,对分析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并且进行未来的展望。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