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书聚焦于中国海峡两岸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历史、制度、问题、政策,以及在农村地区治理方面的演变发展,由海峡两岸学者就相关理论与实际经验,对农村土地制度与政策、乡村治理中的治理模式与治理主体、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对于农村治理的影响,进行梳理与分,体现出两岸在以下几处的相互参照:·两岸于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产权重新分配,虽然都由政治原因驱动,与但理由其内...
中国60多万个行政村是中国农村土地的所有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获得村集体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承包土地和经营土地成为中国农民谋生的可靠手段。因此,在当今中国,土地保障是农村社区的一种特有的生计保障类型。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土地保障的特质,其次研究了社区土地保障的发展及其缘由,再次研究了社区土地保障的发展范式...
本研究是以土地流转中的一种类型———土地规模流转为讨论对象,侧重展示、讨论土地规模流转与地方治理的双向互动: 一方面分析现有的治理结构是如何导致土地规模流转发生;另一方面侧重点讨论土地规模流转后对整个乡村治理体制所产生的直接和长远影响。
2016年中国各个省市土地整治基本情况。
生态文明是新时期土地整治的核心指导思想,土地整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手段。本文阐述了土地整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指出了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土地整治改进方向,提出了土地整治生态文明推进策略。本文认为,土地整治可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土地整治应更进一步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本章是1986~2013年中国现代土地整治大事记。
在2000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诸如开荒、围垦、屯田等不同形式的土地整治活动一直在持续,20世纪初制订了《土地整理章程》,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进行了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活动,而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治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特别是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以及省、市、县级土地整治机构相继成立以来,土地整治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秉...
对土地的功能要有新的认识,土地制度的设计绝不能仅仅着眼于生产效率的发挥,土地制度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其所产生的社会连带效应。本书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