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     检索到  27820  条相关信息

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逐步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围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现代中国社会不同层次的记忆,奠定了今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本文以记忆的多层性研究及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重新认识我国民族研究中的民族走廊和环南中国海通道,延伸了费孝通先生的民族走廊学说和全球社会理念,既关注不同区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记忆整合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又深入...

作者:麻国庆 出版时间:2019-10-01

青年作为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以下简称“模范省”)的参与主体与实施对象,在建设模范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告总结了贵州建设模范省的整体情况,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访贵州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情况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议情况。总体而言,贵州建设模范省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具体到贵州青年建设模范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

作者:蒋凌霄 出版时间:2023-10-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青海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纲”和“魂”,也是青海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的必然要求。2022年,青海省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聚全省之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结合地区实际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中,青海省将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广领域...

作者:于晓陆 出版时间:2023-02-01

历届青海省委、省政府针对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省情,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从“民族团结先进区”到“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进而提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承接和重大创新,为青海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基础,青海成为当前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宗教和谐的重要缩影。

作者:韩得福 出版时间:2022-12-01

中华民族是起源于中华大地,以中华文化为主要纽带,具有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包括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在我国各民族漫长的历史演进历程中,各族人民交相互动,不断磨合、吸纳与涵化,最终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费孝通,1989;朱碧波,2016)。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

作者:焦开山 郭靓雯 出版时间:2020-09-01

中国必须构建一个全体国民都能够接受、都愿意认同并都以此为自豪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使之成为维系全体公民的文化纽带。唯有如此,才能在13亿国民中不断巩固对中华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可以作为思考的宏观框架。建设一个包含56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加强各族民众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关键在于汉族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和...

作者:马戎 出版时间:2013-03-0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事关黄南州改革发展、繁荣稳定大局的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标本兼治,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报告梳理了黄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对黄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前景进行了展...

作者:参看加 出版时间:2022-03-0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是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众所周知,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空间载体,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前沿阵地。以人与自然共同体理念推动我国乡村生态振兴,既能补齐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乡村环境短板,又能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更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这是乡村振兴学必须重点研究的领域。

作者:王成 出版时间:2023-1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