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重庆
《武隆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1  编辑:陈亚丰

前  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位置更加突出。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时期,我区剩余的贫困人口基础条件更差、发展能力更弱、致贫原因更复杂、贫困程度更深,实现脱贫的难度大、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同步小康的任务艰巨,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认真贯彻中央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巩固脱贫成效、完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中共武隆区委武隆区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武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规划》要求和武隆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武隆区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全区组织实施“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制定扶贫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涵盖武隆区各乡镇及各贫困村。规划期限为2016至2020年,规划基期为201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三峡后续、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等重大机遇,加速推进“绿色崛起、富民强区”战略,围绕建设“中国武隆公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真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武隆区“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突出旅游带动、连片开发、整村脱贫、素质提升、扶贫到户举措,创新扶贫工作推动、信息管理、特殊扶持、社会帮扶、资源整合机制,通过实施片区扶贫、信息扶贫、“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干部帮扶、城乡统筹,出台“1+11”扶贫攻坚工作方案,启动“十大扶贫攻坚行动”,全区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贫困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贫困状况明显缓解,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为全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推进城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区面积达到30.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9.9%;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南涪铁路、涪南高速、土坎乌江大桥建成通车,新建和改建公路1561.5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畅、100%撤并村通达;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6处、分散供水工程623处;城区电网完成升级改造,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启动,仙女山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26个乡镇实现4G网络全覆盖,183个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建成污水处理项目21个,19个乡镇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92个村建立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明显。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919处,累计改造基本农田4.25万亩,中低产田6.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9113公顷,完成农村公路硬化、油化300公里,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2条,新增农村客运车辆32辆。

生态环境持续良好。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1%,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巩固提升。累计建成4个市级生态镇、26个市级生态村以及150个区级生态村。与2010年相比,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SO2年平均浓度下降37.1%,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下降28.6%,环境空气质量持续良好,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饮用水源水质有所改善,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分别保持在100%、95%,主要水体水域功能稳中向好,乌江和次级河流水质持续保持Ⅲ类水质标准。建成市级农民新村12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748户,启动了羊角场镇危岩滑坡整体避险搬迁。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成功创建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仙女山森林公园荣获全国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称号。通过生态建设,全区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特色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坚持农旅融合,推动特色发展,夯实脱贫增收基础。以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生态渔业、高山茶叶为核心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武隆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双河、白马、火炉3个农业园区被列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4.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6.9万亩、烤烟种植面积达到7.6万亩,17.8万担、畜禽出栏180万头(只);大力推进农业与扶贫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并启动建设6条串连26个乡镇、囊括农林牧渔等产业的精品线路。金融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劲支撑,形成了四级金融互助网络。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8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调整为2.89:1。

旅游扶贫成效显著。旅游成为全国脱贫发展的一面旗帜。全区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依靠大旅游发展的辐射带动,通过全境式旅游开发和全域性扶贫带动,着力打造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成功探索出“旅游+片区开发”“旅游+文体”“旅游+农业”“旅游+商贸”等“旅游+N”扶贫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依托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十二五”末,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1695户,农家乐1400余家,特色餐馆、特产店、旅馆2600余家,2015年乡村旅游接接待突破350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3.8亿元,全区3.1万农户、近7万农民靠旅游吃饭,其中近1万名涉旅贫困群众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加强。突出解决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精准脱贫薄弱环节。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新建保障性住房15.9万平方米、3383套,惠及6766人;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建成片区中心福利院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个、农村幸福院95个;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39所,26个乡镇实现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新一轮升级改造全面实施,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实现26个乡镇全覆盖,“五个一”工程深入推进;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建成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26个、农家书屋186个;建成乡镇公共服务中心26个、村(居)便民服务中心210个。

 农村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调整中小学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5所,资助贫困学生1.48万人次。大力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对近186个贫困村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对1.62万农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大力开展扶贫培训工作,实施以“雨露计划”“阳光工程”为主的扶贫技能培训,促进农村1.36万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经济成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实现贫困家庭大学生扶贫助学全覆盖,直接帮扶贫困大学生0.72万余名;开展农村孤儿、残疾人扶贫技能培训,对特殊贫困群体实施了特殊扶持政策。通过教育扶贫,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社会扶贫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建立了东西协作、定点扶贫、圈翼帮扶、区级扶贫集团帮扶、社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社会扶贫工作机制;率先成立区级扶贫基金会,创建区互助合作扶贫总会,建立61个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资金规模达4900万元,入社会员8566户;创建全国首个扶贫爱心网站——“武隆扶贫爱心网”,已有1000余位爱心人士通过“武隆扶贫爱心网”结上武隆农村“穷”亲戚、1000多万元的物资通过该平台送达急需帮助的人手中。

脱贫成效明显。全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收入显著增加,区域性贫困有所缓解,全区贫困人口收入从2011年的2215元提高到2015年6335元,实现贫困人口脱贫4.4万人,全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18.6%下降到2015年的8.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前列,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殊救助和三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关爱工作得到加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扶贫》等权威媒体对武隆扶贫经验与成果进行了报道,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旅游扶贫经验在全国推广。

第二节  发展机遇

“十三五”时期,我区脱贫攻坚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家各部委、各方力量都在进一步推动政策、资金、力量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集聚,这为我区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三峡库区后续工作扎实开展,更将强化“政策洼地”效应,有利于我区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功能区域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巨大潜力不断释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日益完善,将为包括武隆在内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为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持续动力;全市研究制定了14个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方案,形成了“1+1+13”扶贫攻坚政策体系,武隆区结合自身实际,量身定制上下配套、左右衔接的脱贫攻坚和后续扶持政策体系;贫困地区群众求发展、脱贫困、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以及武隆区党委政府带领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发精神,为扶贫开发提供了不竭动力。

“十三五”时期,我区脱贫攻坚也存在许多挑战:贫困基数大,2016年需要脱贫2.5925万人、整村脱贫27个,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桐梓山、弹子山、芙蓉湖、杨柳山四大片区,四大片区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多为高山、石山、深山,环境闭塞,基础设施差,贫困问题尤其突出;返贫压力大,已脱贫人口中有的脱贫基础还不稳固,多数属于低水平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仍相当繁重;四大片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要素制约明显,生态环境约束突出,产业支撑明显不足,贫困村通畅出行水平还低,水利和能源等保障能力仍显不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瓶颈制约依然突出;经济总量小,地方财力仍然短缺,公共服务水平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民生保障不够,贫困人口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水平明显低于全区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与群众期盼差距较大,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总体来看,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艰巨。要坚持把扶贫开发放在“三农”工作大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中来谋划考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全区脱贫攻坚任务2016年年底基本完成,2017年全面“扫尾”,2018—2019年全面巩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全区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区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确立脱贫攻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为统揽,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功能分区”和“绿色崛起、富民强区”战略部署,围绕“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武隆国家公园”建设目标,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精准帮扶与片区开发紧密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互支撑,以加快发展为根本,以贫困人口增收为核心,紧盯贫困村、贫困群众,改革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突出精准有效、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聚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总体战,确保如期顺利“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区、乡(镇)、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目标牵引,注重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和后续扶持的精准性,强化脱贫攻坚动态管理,精准识别对象,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人员,聚焦富民项目、医疗教育、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化、细化帮扶工作,落实到位政策,加强攻坚合力,抓好面上共性问题,解决好点上个性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抓紧推进、如期完成。

坚持统筹整合,提高扶贫成效。进一步加强统筹、整合资源,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方式,强化统筹能力,发挥好政策、项目、资金等的聚合效应。强化政策措施的成效评估,对行之有效的继续坚持、深化落实,对需要完善的抓紧研究、及时调整,推动各项工作真抓实干,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实效。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减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作为脱贫之基、致富之道,科学制定扶贫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和项目,不断拓宽绿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生态扶贫和绿色减贫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产业、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两年脱贫,三年巩固,五年小康,实施三步走的攻坚时序。

第一步,2016年底,全区实现脱贫“摘帽”、13个乡镇、2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7582户25925名贫困人口越过扶贫标准线,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难、便捷出行难、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素质提升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公共服务难等问题。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第二步,2017—2019年,解决好局部、个别特殊困难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打扫扶贫攻坚战场,巩固扶贫脱贫成果。

第三步,2020年,继续深化强化巩固脱贫成果各项措施,科学精准发力,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脱贫成果巩固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

表1  武隆区整体脱贫目标表

序号

摘帽时间(年)

整村脱贫数(个)

脱贫人数合计(人)

“十三五”时期脱贫进程

2016年

2017年

2018年—2020

1

武隆区

2016

27

25925

25925

 

4500

巩固为主

同步小康

根据全市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结合武隆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脱贫攻坚需求,未来五年我区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是:

基础设施水平大变化。全区基础设施体系的整体性、融合性不断增强,建设起内畅、外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紧密衔接全市骨干网络,实现区域内外互联互通,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特别是桐梓山、弹子山、芙蓉湖、杨柳山四大贫困片区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全区平均水平,与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产业造血功能大提升。培植壮大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和完善产业扶贫增收长效机制,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更趋合理,产业组织蓬勃发展,助农增收能力巩固提高,建成体系健全、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扶贫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公共服务水平大改善。全区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成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生态涵养保护大改观。全区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生活空间格局。生态涵养与保护功能不断增强,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升,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构建起长江和乌江生态屏障,脱贫攻坚的生态环境支撑更加有力。

扶贫资金投入新格局。全区财政涉农资金对贫困地区倾斜力度不断加大,统筹整合资金管理方式和机制改革创新,积极发挥财政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的主体作用,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激发内生动力,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大幅提高,重点扶贫项目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表2 武隆区“十三五”脱贫攻坚指标表

武隆区“十三五”脱贫攻坚指标表

序号

指标

指标

属性

单位

年度目标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约束性

万人

25925

4500

消除绝对贫困

消除绝

 对贫困

消除绝对贫困

2

建档立卡贫困村

约束性

27

0

消除绝对贫困

消除绝 

对贫困

消除绝对贫困

3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速

预期性

(%)

8

11.0

11.0

11.0

12.0

4

高山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约束性

万人

5116

8384

0

0

0

5

贫困地区行政村通畅率

预期性

%

100

100

100

100

100

6

贫困区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

预期性

%

70

82

84

86

87

7

建档立卡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率

约束性

%

100

100

100

100

100

8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预期性

%

93.4

95

96

96

98

9

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返)贫人口

预期性

万人

2400

4889

基本解决

基本解决

基本解决

10

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

预期性

万元

2

3

5

5

≥6

第三章  产业发展脱贫

以示范产业强农村、乡村旅游富农村、电子商务活农村“三大富民工程”为抓手,以农业与扶贫示范基地(线路)为载体,发挥土地、农林、生态等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大力推动产业链条加快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引导更多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

第一节  特色产业扶贫

强化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引领。整合要素资源、集中连片打造农业产业和扶贫示范基地,突出“综合、示范、带动”功能,到2020年建成仙女山片区、白马山片区、火炉片区、芙蓉湖片区、鸭平片区、桐梓片区6条68个示范基地,串连26个乡镇、囊括农林牧渔等农业产业的精品线路,建成重庆农村综合改革实践的创新基地、产业辐射基地和成果展示基地。2016年全面启动农业与扶贫示范基地规划、建设;2017年前建成仙女山片区、白马山片区、火炉片区、芙蓉湖片区4条精品线路(示范基地);2018年前建成鸭平片区、桐梓山片区2条精品线路(示范基地),覆盖全区所有乡镇;2019年、2020年巩固提升建设成果。

发展“十亿”级产业链。依托产业扶贫基地(线路),围绕全国知名高山蔬菜基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市重点草食牲畜基地、全市高山茶叶基地、全市冷水鱼基地、全市伏淡季水果基地的发展目标,立足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乡村旅游、高山茶叶、电子商务等6个“十亿”级特色产业链条体系和生态产品品牌体系,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实现贫困村、新型流通体系、产业扶持政策全覆盖,为全区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产业支撑。“十三五”期间,全区产业扶持总计19857人,确保每个乡镇有3—5个特色主导产业,每个村有2—3个骨干支柱产业,产业链建设到村到户,实现村村、户户有市场主体带动,产业技术培训到村到户,实现村村有科技特派员、片区有田间学校、季季有田间技术培训。

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农工商融合互动工程。以产业集群为纽带,支持食品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建立规模、功能适度的初加工车间和配套设施,提高农副产品采后加工转化率。着力推动加工企业向特色生态工业园区集中。

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加强贫困镇村田间临储设施、集配中心、冷藏储运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商贸企业在市内外建立特色食品集中展示销售平台,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设立营销推广网点,扩大农村特色食品的市场影响力。加快贫困地区网络物流体系、特色农产品供应监管体系建设,推进邮政、商务、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模式。加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的支持力度。

强化政策支撑。坚持“公开、透明、稳定”的原则,以扶持贫困户增收为目的,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对75个市级贫困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区域内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含七类人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殖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扶持。

专栏1 武隆区扶贫产业重点项目

1.优势主导产业:规划发展中药材16180亩、草食牲畜25100头、高山蔬菜41571亩、特色林果60000亩。

2.区域性特色产业:建设标准化茶园10万亩、烟叶种植5万亩。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建设全市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休闲食品和果蔬加工集聚区。建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市级试点示范镇:双河镇。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基地25个、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9处。

4.产业化水平提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22个。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贫困户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共19871人。对贫困村有创业意向或已从事创业活动的人员进行创业能力培训,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平均培养7名左右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

第二节  乡村旅游扶贫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争创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加速推进武隆区旅游富民进程。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山生态气候资源优势,按照“农旅融合、文旅互促、商旅联动、全域发展”的思路,整合扶贫、旅游、农业、林业、文化等部门资源,围绕旅游景区周边、旅游干道沿线、农业与扶贫精品示范线路、乡村旅游示范村(点)等区域,合力打造以7条精品示范线路为主轴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带,集中打造一批文化村寨、山乡田园、产业新村、森林人家、景区配套村寨,推动贫困村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体验化、生态化、健康化、度假化、融合化、区域化、效率化方向发展。确保到2020年,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点)100个,发展乡村旅游经营户8000户(其中星级示范户1000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从业人员4万人以上,经营收入达到30亿元。

专栏2  武隆区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名录

1.文化村寨(6个):沧沟乡大田古村、浩口乡浩口村田家寨(仡佬族)、后坪乡文凤村天池坝(苗族)、土地乡天生村犀牛寨传统村落、文复乡铜锣村冉家湾(苗族)、中嘴乌江老街。

2.山乡田园(8个):火炉镇梦冲塘村、铁矿乡百胜村、赵家乡新华村、桐梓镇桐梓村、土坎镇清水村、接龙乡两河村、巷口镇走马村、平桥镇红隆村等。

3.产业新村(11个):白马镇豹岩村(茶产业)、双河镇木根村(高山蔬菜)、巷口镇万银村(黄腊李)、石桥乡香龙村(酿酒)、黄莺乡复兴村(蔬菜)、文复乡西山村(甜柿)、鸭江镇羊、岩村(翠冠梨)、羊角镇永隆村(猪腰枣)、火炉镇筏子村(火炉脆桃)、桐梓镇繁荣村(金银花药材)、沧沟乡关庙村(沧沟西瓜)。

4.森林人家(6个):火炉镇万峰村、桐梓镇香树村、火炉镇保峰村、火炉镇岩峰村、黄莺乡复兴村、铁矿乡红宝村。

5.景区配套(9个):巷口镇三坪村、仙女山镇明星村、黄渡村、江口镇蔡家村、仙女山镇荆竹村、桃园村、和顺镇打蕨村(寺院坪)、凤来乡高楼村(大石箐)、庙垭乡和平村(凤凰寨)。

其中车盘村、天生村、万峰村、香龙村、高屋村、文凤村、桃源村、西山村、香树村、庙岭村10个村为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区旅游局牵头,区农委、区文化委、区林业局、区扶贫办和各乡镇负责实施。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特色乡村集镇亮化工程。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打造亮化一批特色乡村旅游集镇。按照“一村落、一景观”的规划建设原则,在两年内完成乡村旅游发展区域原有房屋的风貌改造。实施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程。打造农村经济林木、花卉苗木基地、农耕文化、田园风光、民俗文化村落、历史文物古迹、宗教文化圣地等乡村旅游景点。

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以“乡村旅游+”为引领,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农业经济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通过旅游产业的融入或嫁接,形成“旅游+农业”“旅游+服务业”“旅游+民俗”“旅游+乡村生活”等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促进农村物产的增值,扩大农村收入来源。以旅游产品生产为方向,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依托景区景点、村级服务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设立特色农产品销售点(店)。大力发展避暑纳凉旅游产品、休闲农业观光产品、养生养老旅游产品、大景区发展配套旅游产品、乡土文化型旅游产品、特色乡村节庆等乡村旅游产品。

提升乡村旅游运营管理水平。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实现乡村旅游适宜区域全覆盖。制定出台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强化乡村旅游景点的运营管理,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和有效调动人力资源,优化组织土地、资金、信息、时间、形象和口碑资源,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着眼旅游市场,发现游客需求,选择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和有效的促销推广方案。加强游客管理,高度重视信息传递、行为规范、有效引导和强制性管理办法,提升旅游服务接待水平。加强餐饮、住宿、解说等服务的提升和完善,强化设施和环境的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加强与专业院校、企业和协会的合作,建立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大对乡村旅游带头人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强化政策支撑。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等部门关于用好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211号)精神,进一步落实乡村旅游发展用地支持、投资融资、资源整合等保障政策,不断优化和宽松乡村旅游发展环境。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补助到户、配股入社和发放扶贫小额借款、城乡联建开办农家乐或发展民宿产业、开展企业劳务对接等方式,扶持建卡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口通过自主创业、稳定就业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专栏3乡村旅游扶贫重点任务

1.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建设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25个、美丽乡村40个、星级农家乐494个、休闲农庄50个、传统文化村落16个、民宿旅店352家、森林人家150户。

2.农旅融合发展。

后备箱工程特色农产品基地。选择5—10个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特色农产品销售店。依托景区景点、村级服务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设立100个特色农产品销售点(店)。

3.乡村旅游扶贫培训。

每年组织培训乡村旅游带头人100人次,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00人次。

第三节  电商扶贫

打造“旅游+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武隆模式。加快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全面建构以1个电商平台、1个特色产业园、1个运营服务中心、2个区级物流配送中心、8个区域物流配送站、10个乡镇服务站、186个村级服务网点为支撑的区、乡镇、村三级电商运营服务体系。到2020年,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到200家,培育网络平台渠道品牌3个,网络销售农产品产品品牌50个,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500名,带动建卡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口稳定就业2000人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亿元。

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无线宽带网络、广播电视无线网络及基站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及改造,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变。支持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加大投资力度,优先推进贫困村网络覆盖,鼓励其合作组建农业服务电话通讯虚拟网,降低农村通讯资费标准,促进信息服务低成本进村入户。集成区、镇乡、村三级涉农网站群平台服务功能,统一打造跨平台的农村互联网门户网站及APP应用体系。大力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专项行动”,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WIFI)、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建设乡镇和村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站)。到2020年,全区贫困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光纤通达率达到100%。

着力构建“网上村庄”体系。以乡村旅游、农产品为电商扶贫的重点,在贫困村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上村庄”模式。到2020年,全区构建起以乡村旅游、农产品为重点的“网上村庄”服务体系,建成“网上村庄”扶贫电商41个,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60个。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工作。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仓储等配套设施体系以及生态特色产品品牌体系,着力建构线上线下互促联动的电商发展格局。推进电商、流通、邮政、供销等方面的资源整合,鼓励各类经营和服务主体充分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贫困村发现新市场、建立新模式、开发新产品,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效益共享广覆盖。支持组建区域性农村电商协会等行业组织,成立专业服务机构,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咨询、培训、技术支持、网店建设、品牌培育、营销推广、物流解决、代理运营等专业化服务。重点支持贫困户利用电商开展“大众创业”工作,优先安排有条件的贫困户开设村级电商服务站点。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安置贫困人口就业。大力支持“网上村庄”为乡村旅游贫困户开设网上店铺,促进贫困户通过相关服务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全区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109人。

强化贫困村电商扶贫支持力度。搭建多层次发展平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电商人才的培养、引进与培训,规范电商市场秩序。定期对开展电商扶贫的组织进行考评,考评合格的电商组织给予5—10万元的营运补贴。采用购买扶贫服务的形式对其网站开发、资源信息采集、信息维护、产品策划包装、线下活动策划等电子商务服务进行补贴。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香满园、鲜立达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建设特色中国?武隆馆或武隆专区,进一步落实电商网店补助、电商小额信贷和信贷贴息等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建卡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口多环节、多路径参与电商发展。

专栏4  电商扶贫工程重点建设任务

到2017年,建成1个区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10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18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打造1个农产品电商平台——“京东?武隆馆”,建成1个区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2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10家重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到100家,培养20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相关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

到2020年,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到200家,培育网络平台渠道品牌3个,网络销售农产品产品品牌50个,培养50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相关从业人员2000人,实现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亿元,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亿元。

第四节  资产收益扶贫

搭建区级扶贫资金整合共享平台。创新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整合涉农、扶贫等相关项目和资金,发挥整体合力。探索将财政扶农资金量化为村集体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按股比获得收益,建立长效扶贫的模式。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和分配机制,把资金投入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成长性好的产业平台上,确保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最大化。对于贫困股份,切实遵循“谁贫困谁享受”“贫困户优先”原则,建立脱贫退出机制,为贫困户兜底。完善股份化财政资金的资本运作监管,保证其扶贫性质和惠民用途,完善资金投入的流程,构建入股方式、入股程序、股权管理、股金退出、风险防控等机制,保障资金安全。

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权化。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转换为企业、合作社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贫困户享受分红、就业、技术指导、产品回购等多种收益。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体系。坚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积极引导农民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推动规模经营,促进农户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探索集体资产入股和分红的具体模式,极展开试点并稳步推广,厚植集体经济,增强扶贫实力。

丰富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现代农民农业技术及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加大政府和社会扶持。同时,积极引导农户以劳动力、技术、住房等自有资产积极入股,推动农民变股民,按照股份获得收益,消除贫困现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针对贫困户特别是那些居住在深山区、石漠化地区、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两无”人员(无业可扶、无力可扶),采取“个人资助、组织协助、社会帮扶”的方式,通过优先确权登记、优先财政注资、优先担保支持、优先提供贷款、优先产业覆盖、优先教育引导等,让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有机会、有条件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本地或异地优势产业中占有股份、获得收益、实现脱贫。

第四章  转移就业脱贫

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加强转移就业服务,提高稳定就业能力,有序引导人口梯度转移。

第一节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持续推进“贫困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根据劳动力的不同需求,分类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分类实施家庭服务业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符合贫困人员需求的培训项目,并开展免费职业技能鉴定,对所有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员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服务,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十三五”期间每年培训贫困劳动力1万人次以上,其中就业培训7500余人、创业指导培训2300余人,争取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实现每户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

加大职业培训补助力度。统筹农业、人力社保、城乡建设、移民、扶贫等各类职业培训资源。针对贫困人口重点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适当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实行免费培训。涉农培训资金65%以上用于转移就业和新型农民培训,“60万扩大就业技能培训”民生实事项目优先保证贫困人口的培训帮扶。到2017年底,确保到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

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度。依托基层扶贫开发公共就业服务等平台,深入贫困家庭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侧重培训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短平快”职业技能。要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开展“订单式”“田间课堂”“授课入户”等实用技术培训,使务农和技能培训“两不误”。鼓励优质培训机构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地域分布,就近就地开展培训。鼓励开展劳务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培训,使其带领更多贫困家庭劳动力脱贫致富。改进技能培训绩效考核办法,突出培训合格率的考核,严格兑现奖罚。

专栏5   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组织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职业培训行动,开展“春潮行动”培训和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区开展职业培训7500余人;创业指导培训2300余人。

第二节  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

有序引导人口梯度转移。落实户籍、财政、国土、产业、培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支持政策,引导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实施梯度转移。到2017年底,全区向城镇转移人口10868人。

落实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实现就业扶持、创业指导全覆盖,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家庭高校、中高职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或参加就业准备活动。实施学费代偿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事业单位岗位。对在毕业年度内的重庆高校和职业学校贫困毕业生和享受国家助学金贷款学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贫困户家庭高校、职业学校毕业生优先组织就业创业或就业见习,鼓励企业提供岗位优先招聘。

加大就业创业保障。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无法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及时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扎实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定制服务,努力实现“精准扶持、重点帮扶、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引导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每年提供一定岗位招聘贫困高校毕业生。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员自主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降低贫困劳动力创业和到贫困地区创办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申领门槛,简化办理流程,完善担保机制,加强贷款管理。

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量。加强贫困乡镇、贫困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着力推进信息化进程,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信息化水平。按照保基本、可持续、均等化的服务原则,免费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及鉴定、创业扶持等公共就业服务。通过“两委”委员兼职、乡镇干部驻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就业创业工作,并将服务延伸至每个高山生态搬迁聚居点。加强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工作指导力度,细化和完善创建指标和措施,力争到2017年底,所有贫困村均达到创建标准。

专栏6  就业扶贫

通过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向产业园区、小城镇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就业,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868人、公益性岗位过渡性安

置188人、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岗位606人。

第五章  易地搬迁脱贫

以促进全区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以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为主战场,以改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为核心,以资源优化整合为保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开展异地搬迁脱贫,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精准识别搬迁对象

明确搬迁范围和对象。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搬迁对象为全区农村建卡贫困人口。建卡贫困人口为扶贫部门2015年底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人口和动态调整增加的建卡贫困人口,包括已脱贫、未脱贫建卡贫困人口。优先将生活居住在高寒山区、深谷地带、地灾频发、生态脆弱地区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建卡贫困人口纳入搬迁范畴,确保符合条件、有搬迁意愿的建卡贫困人口“愿搬尽搬”。已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不能再次纳入搬迁对象,就地就近新建或改建的不得纳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范围。

第二节  积极稳妥实施搬迁安置

确保建档立卡户应搬尽搬。以建卡贫困户为重点,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加强宣传引导和组织动员,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积极稳妥组织实施,确保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应搬尽搬。“十三五”时期,规划搬迁建卡贫困人口13500人;其中,2016年、2017年分别搬迁5116人、8384人。

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充分尊重搬迁农户意愿,统筹考虑环境条件、就业容量、后续发展等因素,合理选择安置区域,积极引导搬迁农户进城(集镇)安置、梯度转移安置、依托农民新村安置、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五保”集中供养安置、“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控制分散安置规模,提高集中安置比例,集中安置率原则上不得低于60%。

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依托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田、水、路、林、山综合整治,实施田土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结合安置区规划,合理安排水、电、路、气、网等各项生产生活设施以及畅通安置区与乡镇、城区、旅游景区等的交通连接道。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现行相关建设标准配置,统筹建设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十三五”期间全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渠道主要包括国家对建卡贫困人口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市财政对建卡贫困人口差异化补助、地方政府债券、长期贷款、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农户自筹。非建卡贫困户搬迁所需建房资金主要由农户自筹解决,在补助资金有保障的情况下,可适当补助建房资金;安置区基础设施可一并统筹规划和建设。

用活融资资金。按照融资资金“统承统贷统还”的运作模式,积极策划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融资资金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调整。融资资金除预留部分建卡贫困户搬迁建房补助资金外,探索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合格证质押、提前兑付“地票”收益等方式,将融资资金用于搬迁建房,分批分次下达项目储备库中与集中安置点相关且成熟的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股权化改革的产业发展项目等。制定后续发展的融资资金使用方案和年度使用计划。优化融资资金审批程序,严格资金拨付和使用,严格项目建设监管,加快项目落地,发挥项目效益。

专栏7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十三五”期间全区规划实施13500人农村建卡贫困人口搬迁,其中,2016年搬迁5116人、2017年搬迁8384人。各乡镇可结合实际情况,同步实施非建卡贫困人口搬迁。

专栏7—1  武隆区“十三五”各乡镇生态扶贫搬迁指导性计划表

序号

乡镇

“十三五”时期

建卡贫困人口

2016年

建卡贫困人口

2017年

建卡贫困人口

备注

合计

13500

5116

8384


1

巷口镇

1200

600

600


2

白马镇

548

233

315


3

仙女山镇

100

65

35


4

江口镇

671

310

361


5

平桥镇

650

205

445


6

火炉镇

1010

390

620


7

鸭江镇

525

420

105


8

长坝镇

620

300

320


9

羊角镇

1684

121

1563


10

土坎镇

100

43

57


11

桐梓镇

515

339

176


12

和顺镇

60

50

10


13

双河镇

135

45

90


14

凤来乡

350

156

194


15

庙垭乡

366

225

141


16

石桥乡

358

125

233


17

黄莺乡

536

184

352


18

沧沟乡

500

223

277


19

文复乡

1194

265

929


20

土地乡

230

138

92


21

白云乡

263

138

125


22

后坪乡

811

200

611


23

浩口乡

300

120

180


24

接龙乡

254

104

150


25

赵家乡

340

77

263


26

大洞河乡

180

40

140


第三节  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大力发展安置区特色优势产业。立足安置区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扶持对象,制定安置区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在确保搬迁群众口粮安全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有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争取“一区一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紧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搬迁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多措并举促进搬迁户就业增收。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加快推进旅游基本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以旅兴农”,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结合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引导搬迁群众从事种养加工、商贸物流、家政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工作。加大对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愿训尽训”,带动搬迁群众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农村现代流通业等领域。开发设立公益岗位,安排就业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加大后续扶持力度。继续实施产业扶贫精准到户,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企业。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户发展旅游的,旅游发展资金给予倾斜支持。将符合条件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户承包地优先纳入退耕还林计划,将迁出区生态恢复纳入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支持企业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搬迁人口就业。鼓励金融机构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支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对建卡贫困人口搬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5万元以内的个人贷款,予以贴息。探索“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配套设施资产变股权、搬迁对象变股民”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开展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搭建稳定增收与脱贫致富的平台,增强搬迁农户“造血”功能。

专栏8  易地扶贫搬迁土地特殊支持政策

   充分运用计划、拆旧建新项目周转指标、增减挂钩等指标,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需要。优先开展建卡贫困户搬迁宅基地复垦并优先上市交易,地票融资成本结余不再从建卡贫困户地票收益中扣除。引导和鼓励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探索“搬迁农户流转、政府平台整治、社会资本租用”的

土地流转模式。

第六章  教育科技脱贫

以提升贫困地区人群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术技能为抓手,精准实施教育与科技支持脱贫。确保到2017年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显著加强。确保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巩固率达到96%;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

第一节  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普及发展学前教育。依托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完善贫困村、生态移民安置点学前教育配套设施,引导和培育幼儿园投资主体,加强校舍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检查力度,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保教水平。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0%以上。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依托领雁工程、结对帮扶和捆绑结对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到2020年底,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投入水平五个方面实现基本均衡,“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依托“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项目工程,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加快普通高中教学改革,提高高中阶段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巩固市级重点高中成果,创建1所市级特色高中。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建成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乡镇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村居社区教育学习点为支撑,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网站,打造多元化、开放化、互动式的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创新社区教育形式,主动适应居民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社会、科学生活、安全健康、就业再就业、创新创业、职业技能提升等教育培训活动,居民参培率逐年提升至60%。

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吸引高校毕业教育人才到区内教学就业,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教师”、“三区”支教等支教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等。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向边远地区学校倾斜。鼓励引导贫困户子女报考免费师范生和全科小学教师计划,支持吸引其毕业后回乡执教。加强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对乡村学校教师保障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及师资补充,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师资短缺和结构不合理问题。

专栏9  教育脱贫重点工程

“十三五”期间全区新(改扩)建中小学14所,全区新建市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1个、区级5个。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38所,寄宿制学校浴室改造38所,学校直饮水设备配置86所。全面配齐村完校信息化、功能室、图书室等装备,持续推进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

第二节  降低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负担

学前教育阶段。在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公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免收保教费和生活费。

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和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每人每年分别提供1000元和1250元生活费补助;提高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经费标准,生均补助标准由每日3元增加到4元。非寄宿生建卡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天6元,初中每生每天7元,全年按照250天计算;已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一并纳入计算,不重复享受。

高中教育阶段。实施建卡户、城乡低保家庭等子女就读公办普通高中免费政策,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实施中职免学费政策,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每人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和住宿费500元资助。

高等教育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提供每年8000元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还款期限延长至20年;建卡贫困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在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后,费用仍然不够的,还可以办理最高8000元的生源地补充助学贷款,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所产生的利息,仍由国家负担。加大每人每年3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对高校贫困生的覆盖力度。

社会参与补充机制。积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金会、民间爱心人士开展“金秋助学”“雨露计划”等捐资助学活动,整合扶贫、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专栏10  精准资助重点工程

到2020年,全区规划资助建卡贫困户学生数2939人。

第三节  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初中“2.5+0.5”普职融合教育机制,开展中职与高职专科、应用技术本科的“3+2”、“3+4”贯通培养试点,提升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应用技术本科的比例。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启动区职教中心和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试点,推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困难家庭学生档案,支持致力于应用技术学习的困难家庭学生就读优质职业学校。

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改扩建职教中心,适时拆并火炉、平桥职高办学点。调整区职教中心实训室布局,着力打造汽车制造与检修、烹饪实训基地。加强专业建设,将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成为全市品牌专业,将汽车制造与检修建设成为全市特色专业。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扶贫项目培训、三峡移民培训、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各类培训资源的整合机制,打造公共培训平台,由区统筹职业技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形成各部门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分块实施的良好局面。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突出诚信、敬业、乐业,培养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并实施基础培养、校企交互式培养和企业顶岗实习三个阶段,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两个方面的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岗位、课程、技能证书”整合的课程体系。实施职教移民、富民、助民行动,面向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育武隆旅游、武隆电商、武隆汽修等在全市有影响的特色劳务品牌。

第四节  加快城乡教育均衡

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代理家长、寄宿之家、托管家园、亲属代管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校外托管机构等。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假期关爱和教育等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保障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坚持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教育经费保障范围原则,妥善安排进城民工随迁子女在入学、编班、资助等方面与城镇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完善随迁子女就学地参加中高考等相关政策。

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和接受残疾学生融合教育的普通学校办学条件。安排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接受教育,通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建立普惠和特惠政策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将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提高到每年6000元。

落实招生倾斜政策。落实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部分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市属一本招生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落实聚居地少数民族考生等国家级扶持性加分项目。

第五节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构建科技帮扶的长效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长效科技帮扶机制。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引导建立面向脱贫村的科技帮扶体系。鼓励科技特派员与农业企业、新型经济组织、产业大户构建稳定的技术服务关系。采取技术入股、投资等方式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新型经济组织,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服务农户。以脱贫村技术需求为导向,建立持续性的技术研发与引进机制,为脱贫村提供长效技术支撑。在帮扶体系建立并稳定运行后,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后续的公益性帮扶工作给予适当补贴。    

建立与技术需求相匹配、结构合理、管理有序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根据脱贫村和全区产业技术需求,每年征集、遴选110名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和服务意识强的科技特派员,建立面向全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促进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技术进步,形成“一人帮一村、一村兴一业、一业带一方”的科技帮扶新模式,切实提升脱贫村科技发展水平。

打造示范基地,为老百姓提供“看得见、有示范、学得会”的技术服务。依托科技特派员队伍,优先在脱贫村及周边,选择有一定技术基础、展示效果好、服务积极性高、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对产学研结合组建的科技平台、乡镇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工作站所并开展实地合作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项目合作,提供科技服务的,给予相应的支持。

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咨询、交流、培训和考核四大功能。服务对象对产业技术问题可随时提交,科技特派员的答疑可采取网上、电话、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乡镇科技顾问、脱贫村科技特派员要适时将服务对象产业发展信息和开展科技服务信息及时上传到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可以利用条件成熟的示范基地,向特派员工作站申请资助拍摄先进适用技术专题片。

第七章  健康救助脱贫

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提升服务能力,缩小区域差距。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到2017年底,因病致贫扶贫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100%;全区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全区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全区卫生资源、居民健康、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全覆盖,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就诊率达90%,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第一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施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优先推进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贫困村卫生室优先配齐健康一体机等设备,改善医疗与康复服务条件。推进医疗机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开发,运用“互联网+”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网络建设、健全逐级转诊制度。力争到2020年,实现村卫生室标准化率100%,实现贫困户家庭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100%、健康档案建档率,群众区域内就诊率90%。

加强医疗卫生专业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采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等方式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与退出机制。重视基层医疗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常态化教育培训、业务指导,提升贫困村卫生室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与职业素养。每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备1名村医,对贫困村卫生室在岗村医实施每年不低于2周的业务培训。定向免费培养一批医学专科生,加大补助力度和毕业返乡行医引导。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的“学徒”制度,通过老一代村医的传、帮、带,推广乡村医疗服务。以政府为主导, 通过完善精神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等措施,增强乡村医生岗位的吸引力,推动支医工作。

加强对口支援和志愿服务。积极协调落实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区医院、二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建立多层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帮扶体系,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定期派出医疗队,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集中诊疗服务。帮扶双方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服务。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与我区医疗机构在人员上的双向流动,推动技术支持、人员支援、人员培训等帮扶措施的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和规范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积极争取军队、权威学府和著名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到武隆开展医疗卫生下乡服务。

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尽快完成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互联互通。加大人口健康信息惠民工程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加快居民健康卡发放及有效应用。完善卫生计生、人力社保、民政、扶贫等部门和单位参与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专栏11  健康救助扶贫重点建设工程

开展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十三五”期间规划卫生室标准化建设5845平方米、乡村医生培养136人、全科医生33人。协调落实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区级医院、二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建立区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和医疗救助基金。

第二节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形成保障合力。将符合救助条件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采取资助参保、普通疾病救助、重大疾病救助结合的方式,解决因病致贫问题。以扶贫开发资金为基础,多方筹资,为建卡贫困户建立大病保险或补充商业保险。探索医疗机构建立贫困人口医疗专项救助机制,全面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因病致贫扶贫对象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档案建档全覆盖。

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并实行政策倾斜,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由财政给予补贴,全面推开门诊统筹,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等,实施更加精准的支付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受益水平。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突发重大疾病暂时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扎实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基金预算管理,完善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有效控制费用,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区规划医疗救助4889人。

分类救治大病和长期慢性病贫困人口。优先为每人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核准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有效衔接、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为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专栏12  健康救助脱贫重点任务

农村贫困人口在区级医院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自付费用在起付标准至10万元内的报销比例提高10%,达到50%;农村贫困人口在区级医院居民医保住院报销起付线降低50%;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对农村贫困人口发生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单次超过3000元的,在不超过总费用的30%以内实施分段分档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设立大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3000万元,对城乡贫困居民、贫困职工在区域内住院治疗,通过基本医保、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等救助后,对其自付费用较大的再由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给予部分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三节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

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加强对基层接种单位及人员的资质管理。指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开展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强化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加强妇幼健康工作。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城镇创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扶贫行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将农村改厕与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加快农村卫生厕所建设进程。加强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监测、调查与评估,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建立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意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美化贫困村村容村貌,优化公共卫生状况。

第四节  优化医疗流程服务

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建立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即时结算。

因病分类救治。设立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治专项工作经费100万元。按照“初筛—复查—治疗”的程序对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实现医疗专家组巡回义诊全覆盖、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因病致贫对象常规体检和疾病筛查全覆盖。一次性能治愈的,组织专家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确定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定期治疗和康复管理。实施光明工程,为农村贫困人口白内障患者提供救治。加强区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有效衔接、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为贫困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50个常见病、慢性病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试点。制定区域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标准、规范和流程,实现不同层级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为每位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为每个贫困户确定1名家庭签约医生。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费由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承担,涉及医保的服务项目按医保基金规定支付。

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健全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控制及考核机制,突出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对医保目录外的检查和药品使用情况实施重点监控,严查“大处方、大检查”等行为,力争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域内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住院医保目录范围内费用达到医疗总费用的70%以上。

第八章  生态保护脱贫

把握“五个决不能”底线,按照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建设更加完备、生态保护更加严格、生态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化更加普及、生态产业更加发达“六个更加”的要求,以国家生态文明区建设为目标,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修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武隆区绿色减贫新路径,推动生态保护脱贫。

第一节  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强化水土资源保护。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全区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开展耕地修养生息试点。加强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严禁工业、农业污染物向江、河、塘、库、堰等水体未达标排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集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理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及农技综合配套服务项目,采取水利、农业、生物等多种措施,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加强农田保护与建设,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加强大溪河、乌江、芙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建立漂浮物清理处置长效机制,芙蓉江水质稳定在II类,乌江水质稳定在III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以区级重点蔬菜水果基地、烟叶基地、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工厂所在地周围耕地为重点,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监测并制定污染修复方案,开展危害群众健康、农产品安全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示范。按照已划定生态红线,围绕城镇周边、公路沿线、江河沿岸、生态脆弱区和宜林荒山五大重点区域,加大生态系统修复、天然林保护和生态景观打造力度,加快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荒山裸坡绿化、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实施欧投贷款造林,力争五年内在贫困村造林绿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5422亩,新造林23387亩,森林抚育71424亩,封山育林80975亩,人工造林16350亩,人工种草1670亩。到2020年末,力争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

第二节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努力争取上级生态投入。积极争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包括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的相关政策,创建“生态财政”。

积极争取多元化生态补偿。争取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峡后续工作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以已划定的基本农田、山地林地,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地等生态红线为基础,加快制定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动态调整办法。争取综合生态补偿试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公共产品能力和效益,根据公共产品生产能力进行补助。积极争取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等受益地区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在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开展合作。

第三节  创新生态建设和补偿资金使用方式

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生态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有机协调的精准扶贫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类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项目建设,引导民间资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增加生态公益岗位,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就业脱贫。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引导贫困人口有序转产转业,引导贫困群众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实施生态公益岗位脱贫行动,安排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森林管护、森林防火和接待服务等,使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保护人员,设置护林员岗位367个,安排护林员367人。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范围,扩大农业生态治理补贴享受范围。进一步整合各类项目资源要素,扶持发展“旅游+”的特色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稳定增收、精准脱贫与持续发展的驱动引擎,同步推进精准脱贫与持续发展。

专栏13  生态公益岗位脱贫行动

到2020年,累计设置护林员岗位367个,安排护林员367人。

第九章  兜底保障脱贫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体系,充分发挥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在脱贫攻坚中的保障作用,切实实现兜底保障脱贫一批。

第一节  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纳入低保兜底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确保到2018年全区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提高低保兜底精准水平。明确和规范扶贫对象认定条件和程序,建立以乡镇人民政府筛选审核,区级相关部门联合审定的“五步流程”审核审定程序,建立综合评估体系,确保精准兜底。强化低保兜底对象的管理,实行差额救助。加大低保救助向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倾斜力度,实施分类重点救助。人均年收入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村贫困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申请纳入农村低保,实行“补差保户”。农村贫困家庭成员中有一二级重残人员或6个月以上卧床不起的重病人员,其本人可与父母兄弟姐妹单独分户计算,以个人为单位申请纳入农村低保,实行“补差保人”。

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全区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低保对象中年满60周岁的,且肢体、智力、精神、失能重度残疾和视力四类一、二级重度残疾老年人及卧床不起6个月以上的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200元养老服务补贴或照料护理补贴;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200元养老服务补贴;对具有武隆区户籍的因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全部离开本区范围外出务工或经商一年,留在农村生活的60—79周岁的失能老人每人每月给予100元养老服务补贴,80—89周岁的高龄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100元养老服务补贴,90—99周岁的高龄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200元养老服务补贴;本区域内的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300元营养补贴。落实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双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鼓励运用PPP的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推进救助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供养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集中供养。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补缺作用。加大临时救助补助力度。健全区、乡(镇)、村三级核查认定机制,确保临时救助公平、及时。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规范临时救助审批程序。强化部门协作,加强主动救助。建全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临时救助申请审核审批信息化。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优势,鼓励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扩大临时救助参与面。

第二节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提高贫困群众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到2020年,农村贫困户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障人员全覆盖,60岁以上居民按月享受不低于80元的基础养老金且实现全覆盖。建成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到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水平比2015年翻一番。

有序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立筹资标准、待遇标准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权益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第三节  健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保护体系

完善“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形成党政主导、群团协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格局。加快建立健全以维护儿童、妇女、老年人合法权益为主的各类社会服务组织,提高生活问题、精神慰藉、医疗康复、紧急救援、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联系会议制度,推广代理家长、寄宿之家、托管家园、亲属代管等教育管理方式,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校外托管机构等建设。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加快农村幸福院、老年餐桌、日间照料中心等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推广“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服务模式。全区给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每人每月600元基本生活救助。

稳步推进残疾人福利事业。切实解决残疾人生活、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实现“残有所助”。大力推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发展福利企业。提高“三无”精神病人救助标准,建立精神病防治网络,提高武隆区精神病院办医水平,改善精神病人福利服务设施条件,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康复”。

提升农村社区服务能力。稳步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面,全面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社区。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助农增收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相衔接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社会救助、环境卫生监督、社会治安治理、民间纠纷调解、群众文化发展等社区志愿服务。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拓展学前教育、妇女互助和养老服务功能。探索儿童社会保护“监测预防、发现报告、评估转介、帮扶干预”反应机制。逐步建立社区“三留守”人员信息库,扩大服务终端、远程监控等信息技术应用。

专栏14  兜底保障脱贫重点工程

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将A类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中除去已纳入农村低保之外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确保到2018年全区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建立城乡统一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将符合“三无”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逐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实现基本养老保障人员全覆盖。农村贫困户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水平比2015年翻一番。

开展临时救助力度。农村困难人口因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缺乏急需申请临时救助的,经村组评议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每年可申请500—10000元临时困难救助。

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因自然灾害造成紧急转移安置且需紧急生活救助的,给予每人20元/天的应急期基本生活救助,救助时间不超过7天;因自然灾害造成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给予每人20元/天的过渡期生活救助及每户300元/月的住宿补助,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因自然灾害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需恢复重建的,给予每间房屋3000元的重建救助,4间及4间以上给予1.2万元的重建救助。

第十章  积极开展社会帮扶脱贫

发挥水利部定点帮扶、东西扶贫协作和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等的引领示范作用,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帮扶精准度和帮扶效果,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第一节  定点帮扶

落实水利部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和实施水利部对口帮扶武隆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千塘万亩特色产业支撑、小型水库水源保障、贫困户产业帮扶、贫困户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贫困学生勤工俭学帮扶、水利建设技术帮扶、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等定点扶贫八大工程,结合武隆区域其它扶贫项目和政策的实施,帮扶武隆区在2016年底前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17—2020年巩固稳定脱贫成果和实现同步小康,切实提高武隆区脱贫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节  东西扶贫协作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编制和落实《济南市扶贫协作重庆武隆区规划(2016—2020年)》。积极争取山东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省级扶贫协作基金、省产业发展扶持引导资金,五年计划安排资金5000万元对口帮扶武隆,对武隆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高山移民搬迁、特色产业项目等融资需求,提供支持。大力支持武隆旅游业、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推进高山移民安置点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推进经贸交流合作和招商引资,积极开展人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帮扶。坚持以产业合作为纽带,以企业合作为重点,完善社会参与机制,促进扶贫协作更多地向“造血式”转变。

第三节  市级扶贫集团(圈翼)帮扶

进一步强化市政法委集团帮扶责任,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项目等帮扶力度。本着“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强化联动意识,建立协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协同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统筹推进产业协作、人口转移、智力援助和资金帮扶,推动铜梁区、南川区、綦江区与武隆区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联动发展。建立劳动力供应调配协作机制,协同引导劳动力转移。加强招商引资协作,探索建立两地互荐引资机制。加强产业配套协作,积极搭建产业协作平台,加强信息互通交流,建立协作引导机制。创新开展多领域协作,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地区协作,探索试点园区共建、土地合作开发、科技项目、矿产资源开发以及碳汇、排污权等生态产品交易等方面的协作模式或机制。

第四节  区级扶贫集团帮扶

按照“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力度不减、人员不撤”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区级扶贫集团帮扶力度,继续实行各级领导、各级部门、辖区企业、驻村工作队联系贫困村和干部帮扶贫困户工作制度,继续落实区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扶贫集团对口帮扶乡镇、组织全区干部和职工结对帮扶贫困群众的帮扶机制,鼓励和支持退休名师、名医和农村科技人才,组建志愿者协会,开展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开展村级互助协会,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

第五节  企业、社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帮扶

抓好“扶贫日”纪念活动,扎实推进实施民营企业百企百村脱贫示范、集团帮扶延伸到村扶贫到户、鲁渝扶贫协作互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电子商务、社会组织项目认领精准扶贫、城乡医院结对帮扶等六大行动,切实增强“扶贫日”的影响力、带动力和号召力。组织和支持各类志愿者参与扶贫调研、支教支医、文化下乡、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科技推广、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等扶贫活动。建好全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社会扶贫政策和动态,沟通交流社会扶贫信息。继续发挥好“光彩事业”“希望工程”“大病救助”“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雨露助学工程”“爱心包裹”“冬日阳光,温暖你我”等扶贫公益品牌效应,不断打造针对贫困地区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等扶贫公益新品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聚集;建设积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推动扶贫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主设立扶贫公益基金,专项用于整村扶贫和片区开发;深入推进“民企联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召开“民企联村”工作推进会、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引导非公经济负责人到贫困村挂职、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树立一批“民企联村”的典型等措施将企业推向农村,让农村与企业之间更紧密的对接,鼓励各类企业履行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各类农村合作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探索企业与农民生产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方式。

第六节  高校统战帮扶

积极争取高教资源,通过校对校、点对点帮助开发智力、培养人才、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必须深刻认识我区脱贫攻坚和脱贫巩固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争取高校资源,把高校结对帮扶武隆区作为扶贫开发、推动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在资源优势转化、特色产业培育和扶智扶志等方面下功夫,实施好智力、教育、科技、人才、信息、文化、民生帮扶及志愿服务等工程,在工作中做到目标清、路径明、措施硬、成效好,形成工作合力,对在校贫困学生通过学业、心理等方式予以帮扶,促进其成长成才;对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指导、就业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予以帮扶,促进就业。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武隆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第十一章  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桐梓山、弹子山、芙蓉湖、杨柳山四大贫困片区为重点,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向贫困片区延伸,改善贫困片区发展环境,加快完善贫困片区道路、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第一节  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改善农村地区道路运输条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间,新改建通村公路600公里、乡村旅游公路200公里、产业园区道路100公里;到2020年,实现撤并村通畅率达100%。

全面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农村水源安全,新建中小型水库19座,加固病险水库28座,整治山坪塘156座。优先实施贫困乡镇(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逐步提高农村安全饮水补助标准。新建农村集中供水点603处,对分散性供水和供水不达标的实行提质增效改造。开展净水设施改造和消毒设备配套工程、水源保护和信息化建设,延伸供水管网1947.4公里,提升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达标率,贫困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全面解决全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条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贫困村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以贫困村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抗旱能力。加快实施大中小型水源工程,着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做好水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解决农村生产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

多渠道解决贫困村生活用能。推进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快制定差异化农网改造技术标准,保障农村地区用电需求。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改造10千伏线路461.8公里、低压线路775公里,改造户表11911户;到2020年,贫困村全部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农村电网。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多种措施推进贫困村太阳能、风能、农林废弃物、养殖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农户高效清洁用能。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工程,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发展相结合,推广太阳能。

改善贫困人口居住条件。实施8384人建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切实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居住条件。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十三五”期间,新建污水处理设施86处、垃圾收集设施821处、卫生改厕7139户、户用沼气池3518户,完成3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加强贫困村信息和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实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力争到2017年实现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推动公路沿线、集镇、行政村、旅游景区4G网络覆盖。拓展宽带应用领域,推广普及贫困村医疗、电商、生产等信息化服务。鼓励电信企业针对贫困地区出台更加优惠的资费方案。加强贫困地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邮,有效解决农村邮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贫困村快递揽收配送网点建设,利用村委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农村快递服务,实现村村通快递。

专栏15  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

1.交通设施。

 新改建通村公路600公里、乡村旅游公路200公里、产业园区公路100公里。

2.水利工程。

(1)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集中供水点建设603处、供水管网配套延伸1947公里。

(2)农田灌溉安全:新建蓄水池210座、排灌沟渠857公里;小型泵站91座。

(3)水源工程安全:新建中小型水库1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8个;山坪塘整治、山坪塘整治156座。

(4)防洪减灾工程:中小河流治理26条、山洪灾害防治102处。

(5)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修复65平方公里、水土保持125平方公里。

3.电网升级改造。

改造10千伏线路462公里、改造低压线路775公里改造户表、改造户表11911户。

4.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86处、垃圾收集设施821处、卫生改厕7139户、户用沼气池3518户。

5.通信设施。

建设基站113个、数字电视转换9956户、光纤入户7038户。

第二节  大力推动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对外重要交通网络,积极推进仙女山机场建成投用、重庆主城至黔江高铁、垫丰武高速项目等重大交通工程;以提升区域内部旅游交通网络系统为重点,将武隆城区至仙女山度假区的轨道交通、大仙女山旅游环线公路建设、江口(龙溪)至后坪公路、乌江航道整治和旅游码头建设;按照“社社通达、村村通客”目标,促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水平。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水源保障工程和全面启动喀斯特地区水源保障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重点解决旅游景区、主要城区、工业园区等用水保障问题。加快启动重点水源工程,加快推进乌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水源污染与治理工程、重大及骨干水源工程。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推进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项目,按照“户户自来水,家家安全水”要求,确保全部居民吃上自来水和安全水。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水电、风电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建设,以及农村小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安全生产达标,启动绿色水电试点项目;加快推进页岩气资源开发,打造渝东南页岩气供应基地;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全面解决用电质量不高的问题。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统一标准的有线、无线技术建成覆盖中心城、新城的宽带接入网络。加强乡镇及农村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差距。建设综合通信管道,改造架空线路,形成较为完善的地下通信管线系统。综合规划通讯管道。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和道路网规划,新建管道与现状管道互联互通,适应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和管孔容量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等因素,规划建设通信网络。规划在城区拓展区和新城,按照主干、支干、支线三个级别建设通信管道,积极推进光纤到大楼、光纤到路边、光纤到用户。

第三节  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主动对接国家大战略助推贫困区域大发展。依托长江大通道,带动贫困地区共同发展。扩大区域合作和对外交流,提升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水平和能力,推进贫困区域整体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主动落实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科学发展。

主动推进武陵山贫困地区特色发展。突出渝东南武陵山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加强扶贫开发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特色旅游开发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区域特色发展。依托土家族、苗族传统文化和经济特点,乌江画廊等山水优势,大力发展以民风民俗、文化展示体验为主导的乡村旅游;结合武陵山区特殊地貌、垂直气候差异大以及可供利用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等自然地理特征,不断挖掘山地特色资源,突出发展草食牲畜、林果、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业。

第十二章  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纵深推进脱贫攻坚,积极探索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促进短期脱贫与长效机制建立的有机结合,确保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确保贫困户脱贫后3年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增幅,高标准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同步小康,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路子。

第一节  提升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已脱贫村为重点,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把已脱贫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着力推进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实现撤、并村通畅和行政村通客率达100%。以改善农村用电质量、确保用电安全为抓手,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土地治理力度,大力实施农田整治工程,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小型水利设施和生产便道。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城镇水厂管网向已脱贫村进行延伸,确保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农村邮政设施和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宽带乡村”工程,确保已脱贫村通移动网络。继续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增加农村商品零售、餐饮及其他生活服务网点。保护已脱贫村传统村落,大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以洁化、绿化、美化为重点,实施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实现村庄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 50%以上。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大力推行清洁能源进村入户,有条件的人口聚集点开通天然气,农村散居户建有沼气池,鼓励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促进农家居住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制定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公平发展,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对已脱贫群众全覆盖,加大对已脱贫群众子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支持,鼓励已脱贫群众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着力培育创业平台,加强对脱贫群众中大学毕业生、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引导援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低保兜底、医疗保险、特殊人员救助等体系,对已脱贫群众基本实现全覆盖。构建标准化、均衡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加快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进全区乡镇气象灾害预警预防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26个乡(镇)所有贫困行政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气象预警显示屏和预警信息互联网版接收终端)全覆盖。

第二节  提升脱贫人员自我发展能力

增强扶贫产业造血功能。坚持产业举旗、内生增长的发展理念,围绕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以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龙头带动、科技服务为驱动,不断深化已脱贫村产业调整和升级,不断探索新观念、新模式、新机制,进一步增强产业对脱贫群众的持续增收作用,变“输血”为“造血”。引导脱贫户积极参与构建特色效益农业全产业链。

提高产业化水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扶优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新产业扶贫措施,积极推广农村土地流转、保底分红新模式,探索实施土地流转保险,有效防控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落实托管代养、订单采购、家庭农场扶持等产业扶贫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村社干部带动脱贫群众联户发展产业。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探索“大集群、小单元”等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深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超市等产销对接。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围绕农业抓旅游,推动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不断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按照“三品一标”要求,培育地方特色品牌,积极申报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知名度、竞争力、影响力。

第三节  深入开展公序良俗建设工程

开展千家万户立家训。以“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为主题,将家风正、品德好、书香浓、环境美、邻里和等作为评选条件,不断推进创建“最美家庭”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培树和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文明新风。

开展乡贤评选。在对传统乡贤文化的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基础上,找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组织开展“我们的乡贤我们评”主题活动,培养能引领时代潮流、涵育文明乡风的“新乡贤”,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依靠“新乡贤”示范引领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人人动手,家家参与,自觉整治门前院后、田园道路环境卫生,做到庭院卫生整洁、村居环境整洁美观。组织开展以村口、路口、家门口为主的净化活动,重点实施农户庭院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家居生产物资摆放规范有序,庭院环境清洁卫生;保持房屋周边环境卫生,做到房前屋后无积水、无杂草、无垃圾;人畜分离,集中圈养,不得散养,禁止乱排粪水,坚持一月一检查一评比一通报。

开展村规民约大讨论和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各村结合实际,组织本村(社)村民通过充分讨论,依法制定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以及村民普遍认可的村规民约,在村(社)显著位置公示并印发到户。强化村规民约的民主性、权威性和约束性,做到我制定、我承诺、我执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重点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相关规定,做到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坚决查处个别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的顶风违纪案件,引导村民自觉摒弃奢靡攀比、请客送礼等不良风气,树立节俭办事的文明新风。

开展宣传教育和道德评议。围绕法律法规和形势政策教育、健康生活方式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开办广播、电视专栏节目,在固定时段常年播放,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提高文明素养。各村成立道德评议组织,主要负责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等问题进行调解、评议、监督、举报,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自觉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关爱残疾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立巡回法庭和公益诉讼。对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法庭组织群众参与案件的旁听,并向旁听群众发放法律宣传材料,审案与普法并行,将法送到群众家门口,不断增强群众守法意识。全年完成镇2场、乡1场巡回法庭现场审理。对严重违背道德准则,触碰法律底线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实行拘役或向法院提起公诉,打击不良行为。通过通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广大群众遵守道德法纪、勤劳简朴持家、积极健康生活。区电视台、武隆报社、各村(社)均要设立曝光台,定期曝光公序良俗建设中的反面典型。

建立嘉许激励制度。为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公序良俗建设,充分展示武隆人民良好形象,每年在全区范围内评选20个公序良俗的建设示范村;每年评选100户最美家庭及优秀家风、家训、家规等若干“敬孝”的先进典型;每三年一届评选道德模范、感动人物、乡贤各10名等“尊贤”的先进典型;每年评选区级清洁卫生示范户1000户等“爱洁”的先进典型;每年评选优秀《村规民约》30个等“讲序”的先进典型。区财政每年设立200万元奖励基金,对获评的“最美家庭”“乡贤(道德模范、感动人物)”“县级清洁卫生示范户”“优秀村规民约”等以全区通报、授予荣誉证书、挂牌等形式进行表彰。

加强公序良俗建设,确保成年脱贫人口德有所成。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高成年脱贫人口素质、净化社会风气、改变生活陋习、美化生活环境、培育文明新风为目标,开展以“孝、贤、洁、序”为重点的公序良俗建设活动。

第四节  脱贫人口素质提升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结合“全面改薄”,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素质教育基地,推进建设脱贫家庭学生素质教育良好环境。抓好乡村幼儿园布局,支持普惠性公、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确保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加强师资配备和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培养全科教师60名、招聘特岗教师120名,保证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中小学教师编制,保障教师待遇,及时补充师资。依托国培市培计划和区级培训项目,对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开展管理能力和学科专题培训,大力实施送教下乡培训,注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新教师的培养管理。各乡镇按要求配齐配足社区教育成人教育专职干部、专兼职教师,健全管理制度,激发职成教育教师队伍活力。围绕贫困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和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师资库,组建区、乡镇、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讲师团,开展讲师团成员培训,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讲师团队伍。

加强教育改革。全面保障脱贫家庭学生顺利入学,以“卓越课堂”为抓手,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每一个脱贫家庭学生得到应有的关注;全面施行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确保每名脱贫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具备一项艺术特长和1项科技活动技能,整体提升脱贫家庭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脱贫家庭学生全面发展。实施“3+2”“3+4”中职加高职及应用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扎实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让更多脱贫家庭学生通过职业教育“立交桥”培养成才,脱贫家庭学生中职毕业生获得中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达80%,就业率达99%,稳定就业率达80%。探索城区学校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优质资源,建好一大批“百姓身边好学校”,努力推进区域内教育质量均衡。

加强关爱行动。建立关爱脱贫家庭学生的长效机制,落实资助,并从情感、生活、学业等方面给予关怀和照顾。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治理“因学致贫”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渝教工委〔2016〕95号)要求,精准识别和定期更新贫困学生信息,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减少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支出。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关注关心贫困家庭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开展与贫困家庭学生关爱牵手活动,积极组织动员社会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多方筹集社会资金资助脱贫家庭,共同形成关爱脱贫家庭学生工作的合力,全面保障脱贫家庭学生顺利入学。

加强教育阵地建设。整合教育、文化资源,完善社区教育学院、乡镇社区教育学校、村(居)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三级社区教育阵地建设,实现社区教育网络全覆盖。

加强教育培训。开展成年脱贫人口培训需求调研,以提高脱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以种养殖技术、务工技能、公民道德、文化素养等为重点内容,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实施职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业创业培训、就业适应性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家庭教育培训、中老年扫盲教育、村民素质提升等教育培训活动,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应训尽训”。

加强就业体系建设。围绕实现精准对接、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的目标,通过开发岗位、劳务协作、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帮助未就业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就业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帮助脱贫家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就读技工院校毕业后实现转移就业,对当年登记的未就业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采取定向培训、专场招聘、“一对一”定制服务、就业见习等方式,确保就业率达到98%,带动促进脱贫人口持续脱贫。建立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和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机制,拓展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渠道,鼓励企业稳定聘用脱贫劳动力,维护已就业脱贫劳动力劳动权益,确保成年脱贫人口学以致用。

第五节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开展脱贫监测筛查。全区设立186个贫困监测点,将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不足、集体经济薄弱的行政村,以及全区建卡贫困人口、脱贫人口、长期患病、残疾人口和贫困临界人口全部列入动态监测筛查范围,对贫困发生、脱贫返贫和后续发展等情况进行重点监测。通过监测筛查,对发展基础较差和贫困发生面较大的行政村,按照贫困村“建八有”的标准予以重点帮扶;对脱贫又返贫或者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导致的新生贫困人口,按照“应进则进、应扶尽扶”的原则,将其列入建卡管理并给予重点帮扶直至其脱贫。

探索相对贫困识别办法。坚持以国家和市上确定的贫困标准线为标准,结合区情实际将一定比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开发工作对象,使扶贫开发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完善贫困识别纠错制度,加强大数据比对,确保贫困人口识别的精准度。推进农村低保人员与扶贫对象在精准识别、帮扶政策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全面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线合一”。

加强对象识别与动态管理。坚持以3%以内的贫困发生率为基准,进一步建立完善贫困识别指标体系,结合贫困监测筛查结果,按照“应进则进、应扶尽扶”的原则,及时将脱贫返贫、新生贫困对象识别评定为扶贫对象并录入系统进行帮扶管理,不断建立统一、规范、动态、开放的扶贫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扶贫信息管理水平。

坚持扶贫帮扶。现行扶贫对象脱贫“摘帽”后,按照“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力度不减、人员不撤”的要求,推行驻村工作队、贫困村第一书记、集团帮扶单位、对接帮扶干部持续两年不变的工作机制,确保扶贫攻坚政策和干部队伍的稳定性。积极开展脱贫户的“回头看”工作,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差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与帮扶户制定巩固脱贫规划,指导脱贫户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确保持续增收不返贫。继续完善干部帮扶长效机制,坚持结对帮扶各项政策,保持开展工作队包村、干部包户结对帮扶不脱钩行动,整合政策和资金,推进项目建设,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扩大脱贫成果。

开展分类救助。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分类救助长效机制。继续实施贫困户教育、医疗保险救助制度,重点建好用好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基金,并对长期重病患者实行第二次医疗费补助。继续实施贫困户小额意外伤害保险、贫困户大病医疗补充保险、雨露计划高中职资助、贫困学生资助等政策。认真落实低保兜底政策,对完全丧失劳动力的实行应保尽保,稳定惠民政策措施,筑牢保障防线。扶贫保险、到户资助等政策对脱贫户不变。

提升持续增收能力。以脱贫村为重点,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深,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对脱贫户开展送种苗、送技术、送信息、送销路、送岗位等行动,免费提供“一对一”帮扶服务和科技信息。加大对脱贫户发展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实施在连续多年的全额贴息。积极探索依托开发性银行债券资金,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建设。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支持具备条件的脱贫村引进业主发展乡村旅游和电商扶贫产业。探索推广“私人定制+套餐服务”的方式,鼓励脱贫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经营,对达到经营规模的按标准进行直补扶持。引导和鼓励脱贫户以财政扶贫资金和空置农房、承包土地、林地经营权等形式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保底分红”等方式,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实施脱贫户就业创业行动,对脱贫户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加强区级涉农资金的整合应用,保持对脱贫村、脱贫户财政扶持力度不减,加大对纳入区级项目库的脱贫村、脱贫户申报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统筹力度,集中搞好交通、水利、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后续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完善脱贫村基础设施建管投入机制,继续实施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对新增的危房给予资金补助。鼓励设立生产周转资金,对已发展产业的脱贫户和对吸纳贫困居民就业及入社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对其资金周转的无息借贷款。优先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脱贫村脱贫户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重点支持产业链条长和带动脱贫村脱贫户生产、加工、销售农副产品效果显著、解决农户就业增收效果明显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将扶贫资金、帮扶资金等作为“红色股份”,以集体名义入股种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脱贫户。设立返贫救助资金,对脱贫户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而返贫的,支持其申请返贫资金救助。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第一节  规划投资和来源

规划总投资。“十三五”期间,全区脱贫攻坚规划投资为191.5108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6.903867亿元,产业投资65.06092亿元,公共服务投资14.57692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投资6.57亿元,生态保护投资15.894553亿元,社会帮扶投资2.324626亿元。其中,区域能力提升安排的重点项目投资 88.1325亿元。

专栏16  武隆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投资分项表

年度

总投资
   (万元)

其中(万元)

基础设施投资

产业扶持投资

公共服务投资

易地扶贫搬迁投资

生态保护投资

社会帮扶投资

合计

1915108.70

869038.67

650609.04

145769.20

65700.00

158945.53

23246.26

2016(75个贫困村)项目

武隆区

106800.85

62725.78

10723.88

3280.40

2816.00

7768.53

19486.26

2017(186个行政村)项目

武隆区

130351.00

48940.00

10793.00

5197.00

64684.00

737.00

0.00

2018—2020年项目

武隆区

796631.00

520451.89

250092.16

10887.80

0.00

11440.00

3760.00

“十三五”重点项目库

武隆区

881325.00

236921.00

379000.00

126404.00

0.00

139000.00

0.00

专栏17 武隆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投资年度表

年度

总投资
   (万元)

其中(万元)

基础设施投资

产业扶持投资

公共服务投资

易地扶贫搬迁投资

生态保护投资

社会帮扶投资

合计

1915108.70

869038.67

650609.04

145769.20

65700.00

158945.53

23246.26

2016

武隆区

106800.85

62725.78

10723.88

3280.40

2816.00

7768.53

19486.26

2017

武隆区

130351.00

48940.00

10793.00

5197.00

64684.00

737.00

0.00

2018

武隆区

559318.95

252457.63

209677.39

45763.93

0.00

50146.67

1253.33

2019

武隆区

559318.95

252457.63

209677.39

45763.93

0.00

50146.67

1253.33

2020

武隆区

559318.95

252457.63

209677.39

45763.93

0.00

50146.67

1253.33

 

规划投资来源。加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力度,并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吸引地方政府债务、专项建设基金、长期低息贷款、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入,形成举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脱贫攻坚的投资大格局。

专栏18  武隆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投资来源表

年度

全区

总投资
   (万元)

其中(万元)

专项基金

行业整合

银行融资

业主自筹

其他

合计

1915108.70

937660.14

290092.00

185947.81

237011.75

264297.00

2016(75个贫困村)项目

武隆

106800.85

45782.15

61018.70

0.00

0.00

0.00

2017(186个行政村)项目

武隆

130351.00

52381.00

9059.00

52059.00

0.00

0.00

2018—2020年项目

武隆

796631.00

530286.99

71708.30

45756.81

148879.75

0.00

十三五重大项目库

武隆

881325.00

352532.00

88132.00

88132.00

88132.00

264397.00

专栏19  武隆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投资年度表

年度

全区

总投资
   (万元)

其中(万元)

专项基金

行业整合

银行融资

业主自筹

其他

合计

1915108.70

937660.14

290092.00

185947.81

237011.75

264297.00

2016

武隆

106800.85

45782.15

61018.70

0.00

0.00

0.00

2017

武隆

130351.00

52381.00

9059.00

52059.00

0.00

0.00

2018

武隆

559318.95

294273.00

53280.10

44629.60

79003.92

88132.33

2019

武隆

559318.95

294273.00

53280.10

44629.60

79003.92

88132.33

2020

武隆

559318.95

294273.00

53280.10

44629.60

79003.92

88132.33

第二节  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武隆区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具体包括:

——中央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区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区奖励资金(市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旅游发展基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的资金(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

——市级资金: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市级以工代赈(含示范工程)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方面市级补助资金、市级现代特色效益农业资金、市级农业发展资金(含农业、林业、乡镇企业、供销等领域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市级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市级补助资金、市级农村综合改革资金、市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补助资金、市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市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市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农民新村建设市级资金、服务业发展市级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方面市级资金、山洪灾害防治市级经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级运行管护资金、水资源保护市级专项资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市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发展部分)、市级旅游发展资金、市级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资金(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等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

第十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扶贫开发评估机制。制定完善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办法,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加强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到人到户评价机制,对贫困村,贫困户实行动态监管,使稳定脱贫村和脱贫户及时退出。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和退出机制。

创新财政扶贫投入机制。积极向上争取脱贫摘帽过渡期补偿,对接落实专门用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资金在过渡期间保持总体不变。建立财政扶贫投入整合机制,对目标接近、投向类同、管理相近的资金予以整合,对职业技能培训、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资金实行一个部门牵头管理,统一政策标准、项目安排、资金拨付。

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推广合作制带动机制、建立股份制带动机制、健全合同制带动机制、支持代种代养带动机制、支持资产收益带动模式等方式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私人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民宿、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等方面的产业开发,大力支持村民互助等措施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引导脱贫减贫。

创新扶贫脱贫精细化管理机制。倒排工期,高效推进,做到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制定减贫脱贫验收办法和巩固脱贫成果考核办法,建立贫困户、贫困村退出机制。完善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改善、参与增收项目、外出务工创业、得到扶持帮扶等信息建立台账,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建立卫生、民政、扶贫等部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第二节  加大政策支持

加大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有利于脱贫攻坚的财税支持政策,形成脱贫攻坚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区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盘活资金存量、用好对口帮扶资金等,加大对扶贫攻坚的投入力度。

完善扶贫产业政策配套。认真落实中央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完善大宗农产品生产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支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加强政策立法,形成稳定规范的制度。加大土地政策优惠。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完成贫困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保证现有农村土地所有权关系长久稳定不变,尊重农民意愿,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加强创业就业政策引导。实行创业就业补贴,重点扶助建卡贫困农户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对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并脱贫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创建家庭农场的,给予直接补助。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农业企业、合作组织等,按吸纳贫困人口数量给予就业补助。积极鼓励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活动,营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氛围。

第三节  强化组织实施

强化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区委书记担任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切实发挥统筹谋划、决策部署、沟通协调、检查指导的作用。充实区、乡(镇)扶贫攻坚主管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覆盖落实“抓乡强村”,精心挑选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贫困乡镇干部队伍。

加大扶贫攻坚考核力度。坚持实事求是,实施精准考核,重点考核增收、减贫、脱贫、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动力,坚持结果导向,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执行政策打折扣、工作不落实、弄虚作假的,予以问责。对贪污、挪用、挤占扶贫资金的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对扶贫攻坚成绩显著的干部,予以奖励、重用。实施精准监管。搞好脱贫监测、资金审计监督与专项治理、督查问责、绩效考核、政策落实等方面的精细管理工作,确保巩固脱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区扶贫、监察、检察等部门积极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治理、职务犯罪预防整治行动,认真抓好扶贫资金审计自查整改工作。加强督查监管,把脱贫成果巩固工作纳入专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年度目标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因工作不落实、效果不明显,出现“假扶贫、假脱贫”或较大面积返贫现象的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启动问责机制。

内容时间:2017-08-2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