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重庆云阳:“三年行动”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4  编辑:陈亚丰

去年8月,云阳县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贫困县退出条件,如期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表示,云阳虽已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摘帽,但仍有1万未脱贫人口;已经脱贫的12.7万名群众奔小康的脚步还不够稳健;一批深度贫困镇村正在进入攻坚克难决胜时期。“要紧紧抓住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做到靶心不变、频道不换、力度不减,再下一番绣花功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走深走实。”

重整行装再出发,云阳县广大干部群众又投身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战斗中。

精准滴灌靶向施策 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今年7月,贫困户卢伟凤搬进了新房。屋内宽敞明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用水用电也方便,公路还修到家门口。

卢伟凤家住云阳县南溪镇花果村。过去,卢伟凤一家居住在摇摇欲坠的危房里,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担心房屋垮塌,一到晚上连觉都睡不着。

“织牢住房安全网,共圆困难群众住房梦。”南溪镇党委书记向青松介绍,今年5月,镇里按照D级危房标准以及结合差异化补助政策,投入3.1万元资金,帮助卢伟凤对危房进行了改造。新房子不仅结构牢固,还降低了自建房屋成本。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户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也是最基本最大的民生。从2015年8月以来,云阳以建卡贫困户、农村分散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家庭4类人群为重点对象,采取政府兜底与差异化补助、购买闲置农房与新建改造、自建与代建、政府补助与邻亲互助“四个结合”措施,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10亿元资金,新建和改造C、D级危房8326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985户29685人、土坯房改造2275户、农房修缮加固8052户,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

“住房安全网,只是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筑牢三张保障网中的一张网。”云阳县扶贫办主任李兴琼介绍,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以“两防两促两结合”为抓手,云阳县对所有在家农户开展了5次“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排查核查,以低收入户、重病慢性病户、重残户、精神病户、低保户、危房户、无房户、老人户、外出回流人口9类对象为重点关注户,建立定期排查、适时更新、动态管理、限期解决的长效机制,对排查出的2572个问题(其中市上反馈问题1887个)、涉及2490户7991人,县、乡、村三级建立了统一的问题台账、整改台账、销号台账。现对排查的问题已经销号2419个。“并提出织厚教育脱贫网,确保每位孩子都能上学;织密医疗健康网,减少贫困患者就医负担;织牢住房安全网,共圆困难群众住房梦。”

织密医疗健康网,云阳针对家庭特别困难、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不方便住院或不宜长期住院的17种重大疾病和严重慢性病患者,实施居家康复救助,每月按100—500元的标准给予药费补助;建立方便快捷的报销渠道,让贫困患者“只跑一次路”;对一般贫困户、因病致贫户、因病致贫重病户分别落实“123+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贫困人口家门口就医服务,确保方便看病。

2016年9月以来,全县居家康复救助5960人,落实救助资金3580万元,基本实现了贫困患者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目前,云阳县基本形成“城镇15分钟、乡村30分钟”的就医服务圈。

织厚教育脱贫网,云阳县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和“暖冬计划”,免费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学生再增加1盒牛奶,对52所高寒边远学校安装取暖设备;建成22个城乡“远程互动课堂”录播教室,实现教育优质资源互通共享;年均资助贫困学生4万余人,为全县1000余名特殊适龄儿童成立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对200余名重度残疾儿童实行每周1次送教上门,确保了每一名学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带动脱贫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云阳县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力争通过攻坚三年,新做大盘强1—2个全县主导产业。

几年来,云阳围绕果品、调味品、中药材、养殖、优质粮油等“五大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发展柑橘30万亩、中药材9万亩、小水果8万亩、干果11万亩,年出栏牛羊61万头(只)、生猪81万头,其中柑橘、中药材、牛羊三大骨干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村和大多数家庭。

“既加大主导产业面上发展,又注重到户产业的点上精准。”县长覃昌德称,云阳及时制定出台贫困户产业扶持项目和“临界户”到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按照“双对接双选择”的要求,做实贫困户和临界户到户产业扶持发展。“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2019年,云阳已落实1621万元财政资金支持1.8万户贫困户、5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174户“临界户”发展生猪、山羊、家禽、蔬菜、粮油等到户产业。

与此同时,云阳还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同步发展初加工与精深加工;推进文农旅融合发展,打造多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做大“天生云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目前,云阳发展就近就地初加工80家,“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161个,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18个,发展乡村旅游接待农户687家。今年上半年,电商促销农特产品销售额2.7亿元,其中带动贫困户创收2500多万元。

“产业发展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云阳县农业农村委负责人称,在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链接上,云阳以“三变”改革为统揽,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租赁经营型、项目拉动型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推出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股份合作、流转聘用、订单合同、服务协作4种贫困户利益联接模式,“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又带动贫困户增收。”

后叶镇“三变”改革中,在7个村(社区)探索推出“三变”+乡村旅游、“三变”+建园招商、“三变”+建园还园、“三变”+改造出租、“三变”+劳务合作等10种模式,盘活各类资源、资产、资金。成立43个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吸纳社会投资2600万元,引导1630名农民变股东。

据统计,截至目前,云阳全县已发展市级龙头企业合计30家,带动贫困户2281户;发展农民合作社1645家,带动贫困户5595户,培育国家示范社10家,市级示范社23家;全县162个贫困村中已有153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补齐精神脱贫短板 实施“六大行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今年5月,泥溪镇枞林村向信树家被村里评为“最清洁之家”。去年4月,他还被镇里授予“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荣誉称号。

向信树40多岁,母亲生病、孩子上大学。2015年,妻子外出失去联系后,活儿不干了,成天憋在家里喝闷酒,完全变了个人。

“给钱给物不如改变环境找回斗志!”枞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菊介绍,他们一改过去说教的方式,从向信树家实际困难着手,落实5.1万元资金帮助改造了D级危房。“居住条件的改善让向信树逐渐戒掉了酗酒的习惯。”

在村里的安排下,向信树还到村里的黑木耳基地上班;他自己也主动耕种亲戚邻居闲置的土地。现在,向信树不但脱了贫,还成为邻居们学习的榜样。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云阳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以帮助和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文明卫生、少生优生、理性消费、邻里和谐、崇尚科学、尽孝尽责、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八大理念为目标,全县大力实施“思想教育、荣誉激励、立规易俗、氛围提升、技能再造、基础保障”六大行动,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频共振、共同推进。

一手抓群众内生动力,一手抓扶贫队伍建设。云阳“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同时持续压紧压实县领导定点包干责任、乡镇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行业扶贫责任、帮扶单位帮扶责任、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直接责任、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责任的“六位一体”责任,一以贯之推动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

此外,云阳县瞄准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不赡养老人、不尽孝尽责、大操大办、“等靠要”等重点群体,引导其树立“八大理念”,突出问题导向,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开办“中华文明讲堂”“梦想课堂”,开展“感恩、法纪、习惯、风气、自尊”五大教育,抓好宣传教育工作;注重示范引领,持续开展“立家训、重家教、传家风”活动,评选“八好之星”、创评三级“文明家庭”、评选榜样家庭、颁发“脱贫荣誉证”,举办“脱贫摘帽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发动干部群众向榜样看齐。

深度贫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重中之重、坚中之坚。泥溪镇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为补齐精神扶贫“短板”,全镇开展了脱贫攻坚人口素质提升行动专项工作。通过深化文明创建、选树先进典型、深化志愿服务、树立家规家训、整治陈规陋习、建立奖扶机制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近年来,云阳农村精神风貌日新月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内容时间:2019-10-1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