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三产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10  编辑:曹亮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近年来,黔江区积极探索实践,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取得明显成效。

立足资源优势——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黔江小南海镇板夹溪,溪水潺潺,波光粼粼。土家十三寨老街,古朴静谧。扶贫车间里,西兰卡普的织机有规律地发出声响,几名土家绣娘安坐在织机旁,仔细地穿梭走线。织机上,是尚未成形的西兰卡普,这又是一批要销往海外或者赠送外国友人的订单。

2018年,黔江区小南海镇扶贫车间在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应运而生,车间里的绣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当地妇女。她们织出的西南卡普,是土家族特有的织锦,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实现了就业与脱贫增收双赢。

地区资源禀赋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先决因素。小南海镇生态优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土家十三寨是4A景区,为了把境内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小南海镇党委政府突出“乡村旅游 特色产业 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立足土家十三寨景区,深挖民族文化,激发发展潜力和群众内生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效益农业,年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500万元。

无独有偶,2020年,倚靠在阿蓬江畔的冯家街道寨子社区被确定为市级首批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为这个600多年历史的土家院落带来了蝶变契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连片打造唤乡岭、桃花溪、官村古寨等,2020年底,官村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秀美田园风光取胜,是一个融合土家文化、湿地文化、军屯文化为一体的新农村田园综合体,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而与沿线的神龟峡景区、濯水景区、爱莉丝庄园以及城市大峡谷景区串珠成链,更为当地带来不少发展机遇,景区两岸的一万余老百姓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旅融合发展效益将进一步显现。

而放眼全区,黔江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定位,依托“八大景区”,将民族文化、农村特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全季节发展,加快打造渝东南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带动全区10万余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

立足产业优势——全产业链助农增收

11月25日,在双河丝绸厂内,一颗颗雪白的蚕茧经过选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等工序后,被制成色泽明亮的白厂丝。从2006年到2021年,黔江丝绸企业生产的丝织品、绸缎、服装已经远销日本、韩国、印度等地,黔江丝绸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从浙江桐乡丝绸园到山东日照海通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相继落户黔江,覆盖了全产业链,全区4.8万人栽桑养蚕,800余人在丝绸企业就近务工,也带动服务业发展,成为辐射带动武陵山区蚕桑产业大链条的结点。

丝绸厂女工杨书静,是黔江区白土乡人。今年,她刚到厂里上班,因为儿子在城里读书,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还能挣一份相对可观的工资,交养老保险,这对于她来说,安定而满足。杨书静家里也养蚕,她说,在村里,家里有劳动力的几乎每家每户都养蚕,一年养4季,全年有收入。确实,蚕桑产业是黔江最为典型的扶贫产业,是黔江部分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要经济项目,全区现有1万余户承包耕地栽种蚕桑,今年全年产茧8万余担,蚕农户均收入达到2.5万元。

为了加速推动了农业产业“接二连三”,黔江区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全方位保障、全社会联动,促生态美、蚕业兴、百姓富。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茧、丝、绸全产业链。此外,依托全区现有9.3万亩有效桑园,黔江区还创新发展了桑叶面(粉)、全桑枝食(药)用菌、桑枝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桑叶茶、蚕沙肥等产业,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在濯水5A级景区设立集文博、旅游、经贸于一体的重庆武陵山丝绸博物馆,推动桑文农旅融合发展。

“十四五”时期,黔江还将持续推动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优质生态丝出口基地”,建成标准桑园面积10万亩、年产优质茧15万担以上。建成“蚕桑丝绸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实现全产业链年产值35亿元及以上。建成“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带动3万人增收,蚕农综合收入5亿元以上。

科技助力——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近日,在黔江正阳工业园区内的联宝维美地毯公司车间里,第一批安装完成的智能生产设备正在自动生产地毯。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对于企业创新发展,扩大规模意义重大。

今年10月29日,重庆市政府正式批复设立重庆黔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目前,黔江科技型企业达到350家,占渝东南的28.5%;高新技术企业达37家,占渝东南的56.1%。



内容时间:2021-12-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