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心想群众脱贫致富 情系长沟经济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06  编辑:曹亮亮

       炕上田间问暖寒,深思远虑诺宣言。扎根蹲点摘穷帽,携手村民焕笑颜。”短短的几个字成了很多干部的真实写照,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许多干部扎根到基层,扎心于贫困,扎实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盐井镇长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由盐津县人社局吴松涛担任第一书记,带领三名队员坚守岗位,与长沟村干部、群众一起谋幸福、谋未来。

  长沟村是盐井镇最偏远的山村,全村有26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分布居住苗族和汉族625户,现有农村总人口2697人,截止2018年12月1日,尚有未脱贫户56户219人,贫困发生率为8.12%。

随着精准扶贫的纵深推进,许许多多的贫困户脱掉了贫困“帽子”,但是也存在个别贫困户“不愿脱帽”甚至是“争着戴帽”,一味“等靠要”的尴尬现实。自工作队驻村以来,常穿梭于各村民组、群众之间,进组入户开展遍访、回访、补访工作,与群众拉家常、谋发展,化解民情纠纷和解决困难诉求,同长沟村群众建立深厚的友情,工作队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公平公正待人的形象,获得了长沟村民的一致好评。常常听到吴松涛说到:“我们扶贫不仅仅是任务,我们要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困苦,用心用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样的话,让我更加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与他们互相认识,互相了解,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老话常说心连心,但如果没有踏足贫困户的家中,没有亲眼目睹他们勤劳的背影,不了解他们生活的坎坷,就不可能深入地认识贫困户,深刻地了解他们的精神力量。

  在长沟村扶贫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到劳动的力量,生命的奇迹。驻村扶贫工作队经常深入农户家,帮助他们打扫卫生,他们用行动为我们村的扶贫工作增添了色彩。

作为长沟村的第一书记,不仅要帮扶好自己的贫困户,更要清楚的掌握全村的村情,因户施策,确保每位贫困户都能真正受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仅仅是搞业务,那么这个村永远都摘不掉贫穷的帽子,我们要让村里有产业,有经济发展,我们每名扶贫干部都要以群众脱贫致富、建成长沟村自己的产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

  要致富先修路,长沟村交通条件不便,导致老百姓种植的东西卖不出去。吴松涛焦虑地与总支书记熊梅谈到:“支书,要想长沟村增加收入,我们首先要改善基础设施”。想法是好的,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修路那么大的事,谁有那么大的能力能够争取到项目来做。于是驻扶贫村工作队与村总支书记到处奔波,到处要项目,常听人说:“他们就像‘无赖’一样,天天追着领导跑”。吴松涛听到后,笑了笑,他说:“如果我们这样做可以争取到项目帮助改善长沟村基础设施,改善两千多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我们愿意付出更多。”他们的辛苦坚持换来了长沟的改变。截止目前,长沟村硬化完成横地至牛儿村组公路8公里,柏杨至河边2公里,覆盖农户357户1078人,完成大元和梯子两社村组公路维护,改善了两社群众出行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变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也给了我们动力。

  在吴松涛的带领下,长沟村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4户,新增签订易地搬迁46户188人。在走访过程中,吴松涛了解到贫困户余佑兴、余天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缺少建房资金。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他们申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补助,可是他们缺启动资金,于是吴松涛跟其他队员商量后,将工作经费给余佑兴3000元,余天书1000元,帮助他们启动建设房屋。

  “拉”动产业,助力脱贫。吴松涛说:“我们要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拉动长沟经济发展,我们绝不能拿着报酬不吆喝,做拉着绳子不出力的人”,我们要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起迎接2020全面小康的到来。在建设长沟蔬菜产业,包菜滞销的过程中,工作队与联系村领导及村委一道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送菜销售,在村集体没有经费补助的情况下,工作队员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到处寻找市场,联系买家,商谈价钱。我还记得吴松涛对熊支书常说说的一句话:“支书,不要怕,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给你当免费司机,我们一起寻找市场,不要让农户的血汗留在地里,不要让老百姓对我们的产业失去信心”。正因为他们的坚持,长沟的包心菜远销省外,他们用自己的诚信和艰辛赢得了蔬菜销售大户的认可。在外人看来,他们这样辛劳肯定是从老百姓身上捞到好处,但只有长沟百姓知道他们的艰辛,明白他们的不易。

  包心菜示范点的成功刺激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沟又试种艳椒425,老百姓对艳椒的热情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艳椒的发展远比包心菜难得多,再加上沿河一带气候问题,艳椒种植初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经常有老百姓反映艳椒掉叶、黄叶甚至有的濒临死亡。于是工作队配合村委,请县里面的专家,检查病因,针对不同的疾病配农药,同时还教老百姓如何管理。可是,有很多老百姓不理解,既然村上要求大力发展产业,为什么还要收他们的药钱,面对种种疑惑,工作队耐心给村民解释,来一个解释一遍。

  在驻村工作队、村委的共同努力下,我村产业也有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种植甜脆柿1200亩、猕猴桃800亩、莲花白1000亩。

       方开海是所有帮扶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但是在长沟村,无论大小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都亲切地叫一声海哥,海哥所帮扶的贫困户也在长沟村最远的小组。刚开始村干部用摩托车带海哥去的时候,海哥内心是抗拒的,路上村干部大概介绍了几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他们是少数民族,常年久居深山,有的还不会说汉话,这无疑给海哥浇了一盆冷水。令海哥欣喜的是在一次次的走访中,他们并没有描述中的那么无理取闹,有时候大晚上还在深山老林里劳作,但每次听到他们亲切的叫海哥方医生,这让海哥瞬间找到人生的价值。尽管去坪上小组的路途坎坷,但是海哥心系群众,海哥常说:“只要贫困户能够实现脱贫致富,我感觉不到辛劳”。

       钱琴是2018年9月份才考到人社局工作的“新人”,9月11日,她就安排到长沟帮扶联系长沟村燕儿社6户贫困户;10月18日,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正式常驻长沟,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基层工作的她,为了尽快摸清村民情况,先后进组进户多次,查翻资料,做到走访无遗漏,为顺利推动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还未驻村之前,她就已经把工作做在了前面,帮着扶贫工作队收集帮扶干部的各种表册,各种工作她都自来熟,很快就上手了,记得在国庆节期间,由于不休假,她带着从外地来看她的男朋友一起穿着雨鞋走访贫困户,燕儿社的道路还未硬化,山路崎岖,车子上不去,一路走上去要2个小时左右,作为文弱女生的她,没有退缩,大步走在前面,入户后积极给农户宣讲政策,拉家常,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从农户家回到村委时天已经黑了。

  经过几次的走访后,燕儿社的群众都认识她,好奇的村民还问她,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是如何胜任农村基层的工作的,她说到:“无论学历有多高,理论多扎实,到了基层就要成为群众中的一分子,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倘若高高在上,不深入群众,无论你有多么丰富的知识贮存,群众也不会买你的账”。年轻干部唯有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适应农村人的脏泥烂镐,捧得起那搪瓷茶缸,让群众感受到这就是心目中的“公仆”模样。给村民及基层干部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展基层工作才能游鱼得水。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她跟随驻村扶贫工作队早出晚归地走访群众,换下喜欢的连衣裙、小皮鞋,穿着朴实的水桶鞋走在泥泞的山路上,仔细地记录着贫困户的人员构成、生产生活状况、经济收入等情况。接触得越多,钱琴有了很大的触动,有的人因残、因病或因学致贫,可他们没有抱怨,一直为走出贫困而奋斗,但也有人四肢俱全、头脑灵活,却甘心处于贫困之中,在村里的所见所闻,让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她认真学习扶贫工作相关知识,与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户的家中,全方位、深层次的向贫困户宣传精准扶贫的内容、目的及意义,用政策激励贫困户主动脱贫致富。同时,钱琴利用工作之余主动到贫困户家中“拉家常”,了解所需所求及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村委及扶贫工作队反馈,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全村扶贫工作建言献策。第一书记吴松涛说“这个姑娘能吃苦,有干劲儿。年纪轻轻,却有担当,办事让我们都很放心。”

  钱琴常说:“其实我是千千万万个扶贫干部中的一员,我更是千千万万个基层干部中的一员,大家都是在扶贫的工作中做出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只是很幸运站在的脱贫攻坚的浪尖。”


内容时间:2019-03-0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