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易地搬迁:搬出贫困群众归属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12  编辑:曹亮亮

近年来,克州立足实际,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着力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拓宽增收渠道,“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成为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牧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阿图什市阿湖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从解决搬出难、稳住难、发展难、融入难的“四难”问题着手,将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理念贯穿于安置区选址、安置模式选择、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全过程,努力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成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亮点工程。

记者在阿湖乡阿尔赛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一栋栋新居格外亮眼,一条条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小区幼儿园、医院、超市、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完备,便利的生活条件让搬迁群众住得更加安心和踏实。

村民努尔江·斯克来克2018年10月搬迁到该小区,新家80平方米,冰箱、抽油烟机、电视机等家电齐全,水、电、暖入户,便利的生活条件让努尔江·斯克来克生活的很舒适。

“以前我们住的房子一下雨就会漏雨,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墙面多处开裂,住得提心吊胆,由于长时间居住潮湿的房子,还得了一身病。去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住进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家门口还盖起了大棚、羊圈,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甜。”谈起易地搬迁前后的对比,努尔江·斯克来克感慨不已。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圆了努尔江·斯克来克等众多牧民的“安居梦”,同时开启了他们现代文明新生活。阿湖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幸福家园)新建安置住房108套,户均80平方米,安置点全部摒弃传统的燃煤取暖,采用更加安全、经济、节能、环保的电采暖,目前已搬迁入住贫困户108户536人,入住率100%。

不仅要让牧民安居,还要让他们实现增收致富。为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阿湖乡建立健全搬迁对象后续扶持制,采取有效措施整合一产、二产、三产等资源优势,因户因人施策,将安置与发展同步推进。

努尔江·斯克来克搬进安置点后,在小区附近产业基地免费分配的温室大棚里种起了蔬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棚效益很好。

“搬进安置点后,我就开始在大棚里种植蔬菜了,不懂的地方,技术员会及时教导。今年夏天我又种了3亩芹菜,芹菜管理好的话一年3茬,一茬收入5000元左右,芹菜一年的收益大概在1.5万元左右,现在脱贫致富不用愁,感谢党和政府。”努尔江·斯克来克感激地说道。

种植大棚让安置点的居民得到了实惠,种植户从开始的10余户发展到如今的户户都有大棚。目前,阿湖乡大棚产业基地有3个专业技术员,在技术员的指导帮助下,种植户掌握了科学种植知识,脱贫致富的信心倍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阿湖乡在加强产业扶持力度的同时,考虑安置点配套的就业出路、发展空间。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就近就业、劳务输出等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有家业、有就业、有产业。目前,57名搬迁点居民主要从事装修、纺织、司机、厨师、打馕、开装载机、货车等工作;15名搬迁点居民主要从事开商店、贩卖牲畜;22名搬迁点居民从事协警、保安、清洁等工作;105名搬迁点居民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真正做到了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就近就业的扶贫方式,让不少妇女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热孜万古丽·库尔班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克州富荣服饰制造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学习缝纫技术。

“搬到安置点后,我们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之前是一名家庭主妇,从9月份开始在这里学习缝纫技术,等培训结束后,就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以后,我会更加努力,靠勤劳双手改变生活条件。”热孜万古丽·库尔班说。

除此之外,搬迁点的就业基地还建了幼儿园,解决了就业基地内居民子女无处安置及就学问题,这让家长们欣喜万分。

如今,定居后的村民通过劳务输出、就近就地就业、开展种植养殖等途径,都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好门路,搬迁下来的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未来,他们将继续向着梦想的新生活不断努力。


内容时间:2019-10-2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