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瓦房口镇以生猪养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08  编辑:王一涵

瓦房口镇大河村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产业示范村、脱贫成果巩固相结合,利用有限资源发展沟域经济,该村发展产业有生猪养殖、药材种植、食用菌栽培、土鸡养殖等产业,为了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因地制宜谋出路。大河村凉水沟全长5公里,除了有一条3.5米宽通组水泥路外,并修通了2公里的产业路,两边都被大山紧紧包围,这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土地贫瘠。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集体资产、自然资源为依托,村集体经济引领,能人大户带动下,统一给51户困难群众发放猪仔,并实行代管代养,养猪规模越扩越大,年出栏达2万余头,存栏1.1万头。

示范引领定航标。大河村群众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技术扶贫等,提出了“山上栽树、坡上种药、沟里养猪、平地发电”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三建三带”工作要求,将党小组设在生猪养殖产业链上,设立了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党小组、经营管理党小组、产品销售党小组3个,党员先锋岗12个,定期召集周边的养殖户共同商讨养殖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大河村的养殖户都成了技术达人、行间里手,促进了生猪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核心技术提产效。为了降低猪仔成本,该村建起全县唯一一座生猪“人工授精站”,实行自繁自养,推行智慧农业、智慧养殖,建设云系统实行全天候视频监测,随时掌握养殖场动态。从购进种猪、配种、母猪受孕、产崽、保育、生猪饲养、生猪出栏,都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按照黑土猪的土法生态养殖,吃菜吃糠,不喂饲料和添加剂,猪肉肉质纯正、味道鲜美,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同时,在脱贫攻坚指挥部支持下,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修建中型沼气池150立方13个,成立商洛科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废旧菌包和畜禽粪便加工为有机肥,从而猪的粪便转化成能源,实现循环发展。

村企联建拓渠道。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持续依托独立自营、合作经营、定向劳务、托管养殖、能人大户帮扶等五种模式,充分有效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势;健全网上网下同步销售的渠道,通过自主品牌店面、超市柜台、上门同收及农村淘宝为一体的销售模式;建立了生猪生产与销售的信息网络,为群众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药品、统一销售的经营管理。

同时,积极发展养殖蜜蜂和土鸡,加大种植柴胡、黄芩等中药材和食用菌及核桃科管,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内容时间:2021-08-2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