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我县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紧扣“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瞄准贫困对象的施策“靶向”,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截止2017年底,全县稳定退出贫困村11个、7198户21526人稳定脱贫,2018年即将实现“67个贫困村、2.4万人”高质量退出、脱贫。
全面小康,几代人的梦想追求;脱贫攻坚,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1986年西乡县被列为省定贫困县,1993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被列入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至今仍是全国少数未对外国人开放的县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7个、贫困人口25770户68009人。
脱贫攻坚,西乡必须决战决胜!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健全机制保障,强化督查考核,积极转变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西乡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9.77%降至2017年底的12.9%。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2018年,我县紧盯年度目标,深入开展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百日会战”、秋冬攻势行动,以问题整改、政策落实、产业发展、数据信息为重点,卯足干劲、奋力拼搏、砥砺前行,整体工作呈现出持续向好、稳步提升态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优化体系 凝聚力量
构建扶贫开发大格局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我县的贫困人口基数大、面广、程度深,打赢这场攻坚战需要坚强的领导保障和科学的决策指挥。
按照“县委常委管块、政府领导抓条、四大家共同参与、分块压实责任、分条无缝衔接、全面整体推进”原则,我县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1+2+17+14+30”的扶贫开发大格局,即《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一个文件、东西“两个片区”、17个镇(街道)战区指挥部、14个县级专项脱贫工作组和30个承担重点攻坚任务的部门(单位)。实行县级领导分片包抓脱贫攻坚工作制度,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4位分管领导分两组包抓东西片区17个战区。由包联镇(街道)县级领导任战区政委或副政委,为脱贫攻坚主要责任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指挥或执行指挥,镇长(办事处主任)任常务副指挥,为脱贫攻坚直接责任人,共同向县委、县政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由牵头县级领导统筹协调,行业主责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县级专项脱贫工作组组长,负责本行业脱贫攻坚工作谋划、推进和落实。
县委、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第一民生工程和首要政治责任,实行脱贫攻坚分层级承诺制度,层层立下“军令状”,实行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三个一”制度,“一月一安排”、“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考评通报”。打破部门行业之分,将党政机关、驻县单位、企事业单位及国企、高校等社会帮扶力量以战区指挥部为单位统一安排调度,精准实施产业扶持、就业创业、生态补偿、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医疗救助、教育支持、兜底保障等扶贫行动,释放脱贫攻坚的叠加效应。
绘蓝图、明责任、建机制,各战区指挥部和县级专项脱贫工作组全力推进,形成独具西乡特色的扶贫开发大格局。
精准施策 靶向治疗
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说到脱贫致富,沙河镇麻地湾村村民杨兴充满了希望:“我自己算了笔账,通过发展的养殖、种植这些产业,2018年人均纯收入有8000多元。脱贫没有问题,照这样发展,我再也不会穷了,日子会越来越好”。依托种养殖技能培训、小额贴息贷款等扶持和自力更生的脱贫决心,老杨发展了元胡、乌药、椴木香菇、椴木木耳、油牡丹、牛、鸡等产业。
从“两长两短”产业到就业扶贫、到电商扶贫、再到创新金融扶贫……以产业为主导,实施“造血式”扶贫,是我县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招”。
“长短结合”优势互补。采取长效产业与短期产业结合发展模式,贫困户至少落实1至2个长、短产业项目,非贫困户至少落实1个长、短产业项目,落实产业发展资金2.05亿元,确保产业项目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覆盖。截止9月底,全县累计发展蔬菜面积5.4万亩,产量达4.8万吨;茶园面积累计达32.7万亩,茶叶产量8470吨;新发展食用菌3800万袋。生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27.08万头、0.79万头、4.11万头、39.67万只,新发展中锋7000箱。全县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11295户34689人,分别占贫困户总数和总人口的64%和75%。
就业扶贫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产业技能培训,举办“黑木耳栽培技术、订单式电动缝纫加工”和农村产业技能等各类培训班1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2876人。举办3场大型现场招聘会、发布就业信息6期,印制政策及岗位信息推介35000余份,推送岗位12213个。结合“百企帮百村”,引导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合作社等就近就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成功转移就业15111人。整合各类资源,安置“三无”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1136人,其中特岗701人、公益专岗435人。
电商扶贫有序推进。结合脱贫攻坚整合涉农资金和配套资金860万元用于保障电商服务体系发展,依托锦湖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建成集孵化中心、运营中心、培训中心及创客中心于一体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定期指导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了镇级电商服务站和物流快递配送站的全覆盖,实现了200个村级电商网店(点)全覆盖(其中贫困村117个),村级物流快递配送点达到117个,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位居全市前列。创新实行“电商企业+X+农户”模式,即电商龙头企业联系农民合作社、镇村站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经纪人,将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分拣包装,实现订单农业、协议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金融扶贫势态良好。建立完善脱贫攻坚三年项目库,全县编制项目3521个,投入资金20.14亿元,其中财政整合资金11.23亿元。财政涉农整合资金项目方案中期调整全面完成,调整后全县涉农整合资金项目1407个30.51亿元。扶贫小额信贷超额完成任务,今年共投放扶贫小额贷款2380户10560.9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76%,小额信贷逾期率控制在3.2%以内。出台文件规范资金项目管理,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
不忘初心 守望相助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上联:感党恩奋力脱贫,下联:添爱心社会进步,横批:“共产党好”。在高川镇高桥村帮扶干部们七手八脚的忙活中,红红的对联贴上了罗贤兴的新家门上,这位70多岁不会说话的老父亲和说着普通话的小登香脸上尽是笑容。
从2017年暑假那次步行两小时陡峭山路到达罗贤兴“家”后,帮扶人丁珂的心情一直是五味杂成难以忘怀。没有人迹的崎岖山路,没有电灯两间倾斜的透风木板房,支着砖头的床上被褥又破又薄,没有一样像样生活用具……在了解到小登香的母亲因为精神问题,全家无法居住到村上曾经为其分配的保障房情况后。丁珂立即同多方沟通协调,在镇党委政府、县中心敬老院和村“两委”的关心牵头下,陆续又有3家爱心企业自愿加入了持续帮助罗家的团队。今年正月十三暖阳初照,在欢快的鞭炮声里,低保贫困户罗贤兴在大家接力帮扶下搬进了安全便捷的新家里,牵挂“小登香”的人们心里终于坦然了。
如今,小登香已是高川中学初二的学生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在继续鼓励帮助她。她曾微笑着对丁珂汇报:“今年上学期考了全班第八名,我会更加努力的。”
在迈进全面小康路上,我县不乏有“小登香”这样的家庭,也有很多像丁珂一样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帮扶干部。既有方方面面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持续接力,也与许多高校、医院等一起建立了社会帮扶体系,利用“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奉献爱心助力脱贫攻坚……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和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交响,迎着乡村振兴的重大步伐,西乡脱贫攻坚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41万茶乡人民2020年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内容时间:2018-10-1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